第127章 科学创新会(1 / 3)

新元市。

杨杰的办公室中,秘书给杨杰递上了一份特殊的邀请函。

这份邀请函并不是邀请的都护府领导人杨杰,而是《同富论》作者杨杰。

而邀请函的发放人署名则是:科学创新研讨会筹办组。

是的,杨杰的《同富论》结出了一个果实,而且还是在东漠海都护府里。

随着《同富论》在东漠海都护府中的推广开来,学习研究《同富论》的人也越来越多,各地区的学习小组最终联系到了一起,相互交流。

最终在11月底进行了第一次科学创新研讨会,虽然仅仅是第一次研讨会,参与的人不多,仅有2000多人。但是涵盖的领域却很广,参加的人也都在各个领域有不俗的成就。

像各个科研机构,大学教授,学者,官员等都有出席,甚至致开幕词的就是都护府政务总长荆于柯,而到会的都护府**高层人士就有10几人。

什么,你问这不是科学创新会吗?

那**学也是社会学中的其中一门学科而已,社会学不是科学吗?当然也是的。

而且《同富论》早就被列为行政学院的教材,有这么多的官员出席,也不足为奇。M.

第一届的科学创新研讨会历时三天,开办的十分成功,在大会上,一些代表阐述了自己的研究心得,和与会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取得了很多的共识。

而且在闭幕大会上,由荆于柯提出了组建科学创新会的提议,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赞同。

于是在大会上选出了以荆于柯为组长,包含各界人士69人的科学创新会筹办小组。

既然科学创新会是以《同富论》为纲领推出的一个组织,那么作为《同富论》“作者”的杨杰,肯定也会是被邀请的一员了。

虽然科学创新会已经在筹备当中,但是这个协会的性质却还没有定下来,这个看起来是以荆于柯为首的筹办小组来制定,但实际上最终的确定权还在杨杰手上。

毕竟这个筹办小组69人名单中,仅有2人是非系统人口,可以说这就是一个操控在杨杰手上的会议组织。

在接到邀请函前,荆于柯就已经把第一次研讨会的情况跟杨杰仔细的汇报了一遍,同时也探寻了杨杰的口风。

如果杨杰不愿意参与,那么这封邀请函是不会发到他手里的。

即便不参与这个协会,凭借《同富论》作者的身份,他也能处于一个超然的地位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