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橹盾(2 / 4)

长平长平 楚秦一鹤 1544 字 5个月前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秦军杀伤了多达万人的赵军士卒,但赵军终于将秦军拖入白刃格斗攻防中。赵军在这几天的进攻战中,一箭不放,把秦军射出的箭几箭全部捡回。而南部壁垒群中,赵军也学了乖,不与秦军远距离交战,秦军不前进到五十步距离,一般不射箭,大大提高了对秦军的杀伤效能。秦军在这几天的攻击中,也有上千人被杀伤。只有王龁那边,战术中规中矩,有弓箭兵在内的多兵种参与进攻。赵军如果放秦军太近,秦军可以用弓箭兵加以反击,赵军的伤亡也不小。所以那边通常就在一百步到八十步之间出入。

从第十六天起,作战转入以白刃格斗为主的作战态势。赵军人数众多,但体力不支,一般都是一触即溃。但连续十阵冲上来,秦军也应付为艰,打到最后也精疲力尽。由于赵军也并不与秦军认真作战,略一接触就往下退,秦军虽然累个半死,却少有斩获。

第十七天,高都方面的橹盾建造出了十架,由驻守莒山的士兵推到东岭营中。按楚人的战术,十架橹盾可以为一千人提供保护。白起组织了一天的训练,挑选出一千人,准备试一试橹盾的威力。他选择了一个建立在比较平坦场地上的营垒,目标是拆除营垒中的箭楼。

南部营垒中的箭楼是用一根高大的树干支起来的平台,离地一树高,四面用树桩支撑,顶上用木板铺成车厢样的结构,可供五人在上面射箭。这种建筑的优点是高,可以居高临下射击,一般的盾牌很难防护;缺点就是不稳,受巨力打击后,很容易垮塌,而且不易恢复。在南部堡垒群中,有十余个这样的箭楼,位于营垒的中央,为营垒防守提供“空中支援”。如果秦军采用传统的方阵进攻,很容易被空中的箭楼定点清除,造成巨大伤亡。但采用楚人的散阵后,由于阵形不够密集,空中打击的效率反而不高,其作用与壁垒上的弓箭兵相仿,只相当于多出一个火力点而已。

是日乃是朔日后一日,天光昏暗。黑暗中,十加橹盾隆隆地被推了出来,一千士兵跟在它的后面,另有三千士兵在后面接应。

秦军于暗夜中来袭,赵军不敢怠慢,立即各就各位,同时上报上级知道。

隆隆的车声在夜间显得格外刺耳。赵军看不清是何物,更加惊异不定,惟觉得前面的黑压压一片,正不知有多少兵力;前面一个高大似城门的东西,以前也从来没有见过。

橹盾高二三丈有余,宽约一步,架在车上;后面有两个车架,各由五名士兵扶持前行。一百士兵分成四列,排在橹盾的后面。部队来到赵军营地前约百步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