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入关和北伐,南北夹击!(1 / 4)

听到朱道桦的话,罗芳伯就开始盘算开来了。

从辽东入关。

得准备个十万大军。

另外还要度过长江兵入淮南。

这里面怎么也得个七八万吧?

这就将近二十万大军了。

除此之外,海生崴那边发现了沙俄的哥萨克骑兵,也增兵了两千,总兵力已经有三千了,兵力虽然不多,但路途遥远啊,虽然可以通过日本采购粮食支应,但也是在万里之外动兵了。

另外就是印度洋那一滩了。

朱道桦这一摊催的也急。

不过现在也要等法兰西共和国的使者一起出发,因为这法属印度的殖民地虽然是已经卖给大明了,但是现在这個时代一没有电话二没有电报,只有等法兰西的全权东方特使出面,才能证明法兰西是真的把法属印度的那一小块殖民地卖给了大明啊。

辽东、淮南、海参崴、印度洋。

这就是四个摊子,四场战争啊。

同时打四场战争。

放在前朝怎么都要被说个穷兵黩武什么的。

事实上现在江南就有不少士绅议论,说着大明武功过盛,穷兵黩武,不恤民力的。

表面上看确实如此,国内尚有大工,雇佣了几十万工人修铁路、港口。

又组织移民,屯垦婆罗洲、辽东、海生崴。

还四面出击,战于中原、辽东也就罢了,在海生崴和沙俄起了摩擦冲突也算是情有可原。

那派几万大兵去欺负印度算怎么回事。

真的是武功过盛了。

不过现在大明的朝廷里面,是广东和湖南的官员占了上风。

广东人本来就喜出海闯荡。

加上在大明朝廷当上高官的广东人本来就不是什么正统士大夫出身的,大多都是在南洋闯荡的广东当地宗族,对于西洋人殖民全世界的做派多少有些了解,因此也不觉得派兵去欺负印度人民有什么道德上的问题。x33

湖南士绅则是深受三湘学派经世济用的实用主义思想影响,对于大明现在推进的这几个方向的扩张也没有多少意见,甚至被视为建功立业的机会。

而两江地区的士绅虽然有些牢骚,但是他们暂时影响力不大,现在又不是前明之时,东林诸圣辅政的时候。

因此这些牢骚也影响不了大明朝廷的决策。

事实上虽然摊子虽然多,但是大明朝的财政状况还是很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