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吾等立于先人功绩之上(2 / 4)

桓齮可谓是慷慨激昂。

然而这边王翦眯着眼睛,神色依旧是平淡。

既无反对,却也没有赞同。

桓齮眉头微皱,见得面前之王翦,便是拱手道:“将军,莫非末将之策不妥?”

而王翦却只是笑着摇了摇头:“将军之计颇为精妙,以围得太原而克之长平,颇有昔日孙膑之风,非是不妥。

顿了顿。

不过片刻之后,王翦却是询问道:“然此番,若以计成,尚有些许疑问,请得桓齮将军思之。”

桓齮微愣,下意识的拱了拱手:“将军旦问无妨!”x33

王翦点了点头,目光依旧是静静的放在丹水东侧:此番邯郸,赵国尚有庞煖老将军,以得近十万大军镇守。邯郸城大而墙坚,便太原得克,我军亦无力而攻之邯郸。届时赵葱依旧坚守长平,我军待如何?”

“便攻得太原,然其所需之兵力几何?且尽而出之,我军于此地之兵力必然空虚,若此时,赵葱自领兵而击之,甚至兵锋直指上党之地?我军又待如何?”

“此时,若我军领兵而救之上党,若赵军兵出三路,一面正面而阻我援军,另两路侧翼而夹之,我军更待如何?”

不过寥寥数语。

这边的桓齮整个人险些都直接晕掉了,面色竟然微微有些发红。

与此同时,也是一阵的后怕。

因为如果真如王翦所言。

若此番秦军以他之计。

而赵军便以王翦所语之行动。

那么他桓齮少不得落得个兵败身死的下场。

而他们这二十万秦军,不说全军覆没,怕也是损失惨重。

当下。

便是后怕的拱手,直接颤声道:“若无将军,末将几为大秦之罪人也!”

而话还没说完。

却是被王翦直接扶住。

此番,王翦环顾着偌大的光狼城,是一字一句道:“桓齮将军不必自责,谁无少年时?少年冲动而少虑,寻常之事也。”

“然将军为我秦国之大将,凡有所战,所思所想,皆需谨慎。战则何以克敌?若不克,又当如何?需知为将者,将士身家性命、国家兴亡荣辱皆于己身。凡用兵者,皆需三思而后行。”

桓齮哽咽,双目皆是微红:“将军所言,真知灼见,桓齮当受益终身也!”

而王翦摇了摇头,目光中竟是多了一丝怀缅:“此言,翦亦是于此赵地,听于一先人也。今语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