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安州港口(2 / 3)

赝太子 荆柯守 1041 字 2023-04-23

赋和方法,还得运气。”

“可岁月多了,子弟又努力,每隔二三十年,总能出一个,所以归到官官相护或风水祖德都有点虚妄。”

苏子籍平平淡淡说着历代家世真正不传之密,真的学霸都会明白,方法论在学习中至少占一半重要性。

“只是人不能忘本,当年我读书时,家境贫穷,靠朋友才有后来,现在我既有了些能力,怎能不回报?”

“论心不论迹是不对的,先论迹再论心才对。”

>

这是苏子籍的真心话。

虽在很多人看来,最先考取功名的那个,是摸着石头过河,十分艰难,而后面得到了经验,只需要按着经验走过去,就能轻松过去,这样的便宜让给外人来占,很多人会觉得不理解。

就邵思森,哪怕听了苏子籍的话,也觉得有点恍惚。

他有点惶恐,因他知道苏子籍说的对,为什么历届进士都有上百,但能延续的寥寥无几?

就是因为有没有总结这种方法论——并不是所有进士都有这觉悟,许多人想都没有想到,或者说,九十九个都想不到才是事实。

凡想到的,除非运气特别差,要不都能成为耕读世家。

邵思森结交过这么多朋友,可还真没有人敢将家族内部才能享受的“道法”,传授给外面的朋友,哪怕是换帖的“世兄弟”!

难道是因苏子籍是寒门出身,虽理论上理解它的珍贵,但由于现在还年轻,没有后代,所以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价值。

一定是这样!

邵思森忍不住这样想,跟着苏子籍前去见尚书大人,沿途有不少亲兵以及低阶武官与苏子籍打招呼,而看到他,或是敷衍也打了个招呼,或装作没看到,本就受到了冲击的邵思森,就更心情复杂至极了。

“难道人缘好,靠的就是真心来换?”

如果说,之前还有些嫉妒苏子籍人缘远远好过自己这个官宦子弟,甚至觉得,是因苏子籍出身低,为人粗鄙,才能被那些同样粗鄙的武夫看重,但现在,邵思森就忍不住反思起自己,是不是这段时日自己被嫉妒蒙蔽了双眼,导致变成了曾经最看不起只会腹诽别人的小人?

抵达尚书大人处时,崔兆全正眺望着远方的海面,海风吹过,卷起寒气的同时,也让崔兆全看上去冷硬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