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砸锅卖铁(1 / 3)

>

如今这个境况,再艰难将领们也不能撂挑子,撂下边关,草原骑兵就要进犯,他们走了百姓可怎么办,又要受铁蹄屠戮。

人心都是肉长的,他们最好的青春岁月都洒在西北,守着边关百姓比守着媳妇孩子的日子都要长,这里让李爷爷顾爷爷李老大等武将功成名就,也是他们割舍不下的眷恋。

西北早就成了他们第二故乡,即便新帝不是个东西,可他们守卫的不是哪个皇帝的江山,而是百姓的安稳。

正因为感同身受,李家顾家举全族之力托举西北,无论夜王和其他世家做不做,给不给钱,他们都会尽一切力量去做。

不是只有文官才有胸怀大义,武将心里也装着百姓,他们能看到更多更惨烈的人间疾苦,悲欢离合,也更明白打仗是不得已而为之。

顾李两家捐献财物送去西北的事,很快如风一般传遍了大街小巷。

没有人刻意隐瞒,但百姓们是知道的。

朝堂上很多文官私底下都在偷偷议论,若是李老大和顾家还在朝堂,又岂能如此艰难。

他们也很悲观,李老大作为一代名将,价值比他们高多了,都落到如此下场,他们这些文官的生路又在哪儿。

他们可不是李老大,凭一己之力托举两个家族,新帝一个不高兴,朝臣人头就要落地。

一家子可怎么办,左右宰相的下场人人都看得清楚,记在心里,心头滴血。

耿立的死那么容易就糊弄过去了,这里面和这些文官上下隐瞒也有很大关系。

兔死狐悲之心,人人皆有,耿立故意残害忠臣良将,恨他的人多如过江之鲤,别的忙帮不上,可我们能落井下石,也算是给宰相和诸位死去的大臣报仇了。

新帝做事刚愎自用,霸道,顾头不顾腚,大臣们心怀不满,出工不出力,他用起来就是不灵光。

很多事越拖越麻烦,加上新帝听不进别人意见,导致很多事都耽误下来。

说句实话,要不是有夜王和李老大在撑着,很多人早就反他了。

夜王没有反,别人就不敢动,说到底那是叔侄俩,谁知道你俩到底咋商量的,万一夜王背后出手,那岂不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谁也不想做**,大家都在观望。

加上新帝趁机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