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长州叛乱(1 / 4)

1850再造中华 左茂行 1365 字 6个月前

正如后世梁启超所评价的那样,吉田松阴“可谓新日本之创造者矣”。

从历史发展来看,日本人狼子野心,给东亚各国造成了沉重的苦难。作为明治维新的精神领袖和理论奠基者,吉田松阴的“皇国史观”思想深深影响长州藩武士。

日后,长州藩长期霸占日本陆军高层,成为日本**重要支柱。日本外交政策亦深受其思想影响,并逐渐发展为日本**思想。

如今,吉田松阴已死,弟子也凋零过半。对于历史的影响力,也将大大减弱。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事实上,不管吉田有多么决绝,外国人对他的切腹仪式非常不解,很多人耻笑说,这是一种野蛮的行为。只有少部分人持反对意见,认为这是一种勇敢的行为,也是一种虔诚的认罪态度。

中国驻日公使**同样不以为然,认为吉田松阴之死无益于缓和当前的矛盾,反而只会火上浇油。他选择在横滨鹤见川切腹,既是对幕府示威,也是向外国示威。

他在赴死前慷慨陈词,在死后下遗言,号召武士尊王攘夷,确实起到了宣扬学说、团结藩士的效果。

只不过,形势并没有向他预想的情况发展。按照吉田松阴的主张,日本应该按部就班地尊王攘夷,先尊王,再倒幕,再变法,再图强,最后才是攘夷。

可武士们义愤填膺,完全丧失了理智。他们把吉田松阴的谆谆教诲付诸脑后,本末倒置,直接开始了攘夷。在武士看来,因为外国人侵入日本,才造成了当今日本内忧外患的局面,要摆脱内忧外患,就得先攘除外国人。

吉田松阴切腹**,并没有平息日本国内的动乱,反而进一步推波助澜,助长了攘夷派的嚣张气焰。

却说,吉田松阴切腹后,桂小五郎遵从他的遗愿,把其尸体带回京都安葬。京都为天皇居住地,是日本公家(朝廷)驻地,也是尊王攘夷派心中的圣地。

吉田松阴遗言在京都安葬,固然是为了向天皇表达忠心,也为了向世人表达自己尊王攘夷的主张。

大量的武士、浪人涌入京都,参加吉田松阴的葬礼。桂小五郎被吉田松阴指定为衣钵传人,威望大增,授到京都攘夷派的拥护。

京都同样是尊王攘夷派的重镇,甚至一度主导朝廷政局。更令幕府不安的是,长州藩在京都享有驻防的权力。一千名长州藩武士长驻京都,对朝廷的影响力不容小觑。ъ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