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开源节流(1 / 3)

1850再造中华 左茂行 1278 字 6个月前

回到筹饷的问题上,这是肃顺职责所在。他又兼任内务府管钥大臣,负责管理皇室内帑,筹饷是他义不容辞的事。

清朝官制复杂,分为职、缺、差等。职、缺皆为定额,一个萝下一个坑。差可以兼职,人数没有定额。

军机大臣、内务府大臣都是“差”,人数可达数人。设这么多的内务府大臣,一方面是因为满人冗官太多,另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处理政事。

譬如,有的满族大臣要临时负责管理陵工(修筑陵寝),有的要临时负责管理园工(兴修园林),有内务府大臣的头衔,办事会方便很多。

几个内务府大臣中,最重要的是管钥大臣,身上随身携带有府库钥匙。皇宫府藏甚多,非管钥大臣点头,没人敢私开府藏。

肃顺主持内务府,以顺从咸丰为第一要诣。至于其他人,肃顺看人下菜。

皇后为人老实,索求不多,肃顺亦很敬重她,对皇后有求必应。懿贵妃好面子,用度奢侈,经常指派太监索取宝物。肃顺反感懿贵妃干政,经常拒绝懿贵妃的要求。

筹饷,说直白一点,就是搞钱。这是肃顺的长处,他说:“筹饷无外乎开源节源。开源的话,奴才有三策,第一是印纸钞。向来中国铸钱,仰赖云南的铜矿。

“如今云南已失,铜料断绝。各省铸钱无以为继,只得改铸铁钱。铁钱价**,不受民间欢迎。不法之徒亦乘机而起,偷铸铁钱,扰乱市场。

“奴才以为,铸钱难以为继,只能改印纸钞。只要朝廷发行有度,衙门、官吏、商行、票号带头使用,一定会取得成功。

“保守估计,我们取五成为准备金,收入一百万两的白银,就能发行两百万两的纸钞。朝廷相当于凭空增加一百万的白银,对于缓解财政短绌非常有效。”

发行纸钞喊了很久,阻力非常大。清朝的铸币权,分属于户部和工部,底下又有宝源局、宝泉局两个部门。

铸币的弊政极多,户部、工部的官吏要从中谋利,无数的工人赖此生活。若要改行纸钞,相当于户部自革弊政,无数官吏、工人将失去灰色收入,生计都将受到影响。

咸丰也知道,铸币已经难以为继,要想整顿货币市场,除了印钞之外,别无他法。

南方的中华帝国印发纸钞已经多年,称之为法币。帝国不断开疆拓土,法币信用坚挺,流通范围很广。

甚至于,满清民间亦喜欢使用法币。尤其是山东、河南一带,与中华帝国交界,商民不惜用铜钱、白银兑换法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