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懿贵妃大出风头(1 / 3)

1850再造中华 左茂行 1231 字 6个月前

肃顺是御前大臣,有纠弹礼仪之责。他见到懿贵妃亦颇为头疼,说道:“这……这简直不成体统。御前会议……”

肃顺还没说完,就被懿贵妃抢白了:“对,御前会议,在列的都是朝廷大臣,理应公忠体国,为大清干秋万岁打算。可你们说什么巡幸东北,唆使皇上离京,是何居心?”

杜瀚却毫不相让,驳道:“懿贵妃此言差矣,圣祖(康熙)、高宗(乾隆)都曾六次巡幸江南。难道说,圣祖、高宗巡幸江南也有错?陪同圣祖、高宗六下江南的大臣也是居心不良?”

这一顶大帽子,压得懿贵妃说不出话来。她虽然精明强干,可惜早年家道中落,读书不多,对历史典故不熟,吃了没文化的亏。

闲废已久的恭亲王,此时也位列班中,站在惇亲王旁边。当年,他与咸丰争夺帝位,咸丰对他猜忌尤深。恭亲王一度入值军机,但很快就被咸丰逐出军机,闲废在家。

恭亲王很谨慎,抬头看了下懿贵妃,见她脸都气红了,便忍不住说了句公道话:

“此一时,彼一时也。康熙爷、乾隆爷六下江南,皆为太平盛世,故巡幸江南,探知民间疾苦。如今军事正急,皇上是万民景仰的国家磐石,一行一止都备受臣民瞩目,岂能轻易出巡?”

懿贵妃仿佛搬到了救星,紧随其后说道:“不错,肃顺等人说什么巡幸东北,万一传出去了,人心不安,臣民骚动。你们陷皇上于不仁不义,置天下臣民于不顾,到底是何居心?”

肃顺不服,不容懿贵妃挑战他的权威,驳道:“天子享有四海,出巡在外,本就是理所当然,何至于人心不安、臣民骚动?

“譬如说,假如沙俄觊觎黑龙江流域,外东北告急,皇上就不能出巡东北,督修边防,甚至是御驾亲征?”

“哼”,懿贵妃对肃顺颇为不屑,连正脸也不看他,对咸丰说道:

“皇上,京师为天下根本,天子则为天下磐石。天子一离京师,人心就变了。因此,皇上决不可离开京师,而要积极备战,先搞清楚谁是我们的真正敌人,谁是我们的心腹大患。”

“哦?”咸丰看懿贵妃在大臣面前抛头露面、侃侃而谈,心里也有些不快,便反问道:“你说说看,谁是我们的真正敌人?谁是我们的心腹大患?”

懿贵妃受到鼓舞,正要答话,却被咸丰冷不丁地泼了盆冷水:“跪下答话,进宫这么多年了,懂不懂礼法?”

懿贵妃肚子争气,去年刚为咸丰产下一个皇子。因为这个缘故,懿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