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湘军投降(1 / 4)

1850再造中华 左茂行 1476 字 6个月前

湘军身陷绝境,曾国藩也无力回天了。可曾国藩心里很清楚,大家都能投降,唯独他自己不能投降。不管是了应付舆论,还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名声,他都不能投降。

中军帐内的湘军大僚开始议论起来,投降的论调已经占了上风。特别是,带兵的大将大多主张投降,只有张裕钊等少数文人嘴硬不肯投降。

曾国藩沉吟良久,问黄冕道:

“服周兄,杨烜在信中说,若我军肯投降,可以改编为一个主力步兵师、一个守备师,由湘军将士充任各级官佐。同时,湘军中下级官兵都能得到保全,走留两宜,概不限制。此话可否当真?”

黄冕心中狂喜,这一次,他劝降湘军的使命可要告成了。他镇定地答道,杨烜一向言出必行,决不食言。

中军帐内的湘军大员们亦深舒一口气。最高兴的应该就是曾国荃了。在他看来,黄冕尚能担任水利部长,以哥哥曾国藩的名望,将来必能官居黄冕之上。

谁知道,曾国藩却说道:“我也有两个小小的请求,不知杨烜能否答应。

“第一,复兴会的俘虏政策,一般只优待下级官兵。对于湘军来说,营官以上军官,都要强制扣留。我们这次主动投降,请帝国尊重营官以上军官的个人意愿,愿意解甲归乡者,请帝国一概放归。

“第二,曾某世受皇恩,从一介农家子弟,跻身朝廷一品大员。蒙皇上信任,曾某得以创办湘军,略有成就。我是一个旧派读书人,不敢妄事二君。

“湘军可以投降,但我必须殉节。我死后,请帝国格外开恩,准沅甫护送我的尸首还乡。沅甫,你回到老家后,请你告诫族人,不要带兵打仗,不要外出做官,在荷叶塘老家读书、课子、耕田即可!”

曾国藩的话就如晴天霹雳,惊得曾国荃说不出话来。他不仅诚心投降革命军,而且功名心重,还要继续统带军队建功立业呢!

曾国荃愣了半天,才说道:“大哥,咱们投降就投降了,何必要殉节呢?满清本就是异族,一向猜忌湘军。咱们对于满清已经仁至义尽了,何苦要为爱新觉罗氏殉节?”

黄冕心想,革命军对于投降的敌军军官,一般采用囚禁政策,防止他们回去继续组织军队。如今湘军大势已去,革命军即将占领两湖,就算湘军军官返回两湖,也不见得能折腾出什么风浪。

况且,革命军战斗力强悍,不出十年必能推翻满清。很多湘军军官还巴不得主动归降革命军呢。

黄冕计议已定,赶忙说道:“涤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