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1 / 4)

1850再造中华 左茂行 1510 字 6个月前

李秀成在革命军中号称名将,一向擅长打巧仗。他指挥打仗,总是谋定后动,部队总能以最小的伤亡,取得最大的战果。为此,部下都乐于跟着他打仗,友军也甘心受他的指挥。

可今日的情形,实在是凶险。敌强我弱,敌人是被逼上绝路的穷寇。革命军人少,必须守住防线,坚决挡住吉字营。

革命军没有太多的选择,只得硬着头皮迎击吉字营,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挡住吉字营,坚持到援军的到来。

李秀成在望远镜里看得真切,吉字营骑兵率先发起了冲锋。战马狂奔,形成一道长达两三里的灰尘。

看样子,吉字营急于逃跑,连炮火准备也没有,就直接发起了进攻。

李秀成大声下令:“火力队准备瞄准,准备集火射击!等我命令!”

革命军弹药将尽,李秀成下令集中弹药。陆战队成立了一支火力队,准备在最关键的时候给予湘军致命一击。步四师骑兵则成立了一支马枪队,作为预备队,以防不测。

革命军火力队仅剩几十发40mm炮弹,**子弹也所剩不多。冲锋的湘军骑兵,很快就进入了革命军枪炮的射程,李秀成大喝一声,下令:“开火!”

火力队一阵密集的子弹、炮弹,吉字营当头损失两三百名骑兵。但吉字营骑兵数量多,攻势有所减弱,随即又反应过来,继续向前冲锋。

李秀成毅然下令:“骑兵出击!不许放过吉字营一兵一卒!”

骑兵团长郑成钊把心一横,带领骑兵向前冲击。以往时,革命军装备精良,清军装备落后,遇有骑兵冲锋,革命军往往借助枪炮大量杀伤清军。

这一次,革命军弹药用尽,只能冒着吉字营的炮火,争取与吉字营展开白刃战。好在湘军骑兵缺少训练,马上骑射的功夫相当一艘,手上就算有**,也不能很好地在马上射击。

曾国荃好大喜功,贪大求全,缠着大哥给他购买了许多洋枪。其洋枪以**为主,枪管内有膛线,又称为线膛枪,射击精度较以往的**大为提高。

曾国藩并非冥顽不灵者,他同样很早就认识到了洋枪的优越性能。但湘军大多来自湖南山乡,没有文化,训练不足。就算给他们配备了**,湘军也来不及组织严格的射击训练。

一到战场上,湘军士兵心理紧张,就算手持**,也会慌作一团,胡乱射击。

(直到中日甲午战争时,当时的各国军事观察家惊奇地发现,已经普遍装备起洋枪洋炮的淮军,却连最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