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平复皖北(1 / 4)

1850再造中华 左茂行 1500 字 6个月前

此次与湘军决战,第二军从广西进入湖南,一路高歌猛进。第一军从南京出发,经长江两岸向西推进。但第一军推进速度并不快,主将陈虹也并不着急。

这主要有三大原因:

第一,要诱使湘军留在江西,争取以江西为主战场。江西距帝国近,以江西为主战线,可以缩短革命军的后勤补给线,减轻革命军后勤负担。

第二,要剪除皖北的清军、皖南的太平军,解除第一军西征的后顾之忧。皖北捻军横行,遍地团练,清军横杂其中,局势极为复杂。

而皖北靠近南京,与南京一江之隔,不平复皖北,就难以确保帝国首都的安全。因此,第一军派步兵第一师沿长江北岸,先期克复皖北。

皖南同样临近南京,矿藏丰富。铜陵多铜矿,休宁多煤矿,芜湖、马鞍山的铁矿品质甚佳,是中国重要铁矿带。太平军余孽秦日纲仍然盘踞皖南,必须尽快铲除。

第三,英国派遣使者到南京,与帝国谈判中南半岛问题。把一部分革命军留在南京,可以向英国人展示武力,增加谈判底气。

就在步三师攻克渌埠镇的同时,步一师师长杨田也率军攻克了滁州,在此略作休整。

按革命军的规矩,每场战斗过后,司令部都要组织复盘,然后部署下一阶段的作战。滁州之战非常顺利,没什么好复盘的。倒是皖北局势复杂,颇有可议之处。

杨田说:“皖北局势复杂,各方势力交织,有捻军,有团练,有绿营,有八旗。卧榻之旁,岂容这些牛鬼蛇神在此作崇?

“我们步一师此番西征,要先平复皖北,解决这个后顾之忧,再与湘军展开决战。北屏,你在六合担任知县多年,对此有何高见?”

北屏即为温绍原,原是满清治下江宁府六合县的知县。别看他只是个知县,却是清朝地方官吏中少有的奇才,曾在六合县重创太平军北伐军。

此时颇为传奇,在清军、太平军说法不一。

清军的说法是:

当年,太平军大将林凤祥、李开芳,率领两万精锐北伐。大军轻取浦口,随即兵分两路。东路军朱锡琨率部进攻六合,清军败北。

温绍是六合知县,把城外居民尽数迁入城中,在民房灶台下布设火药,又在屋顶和交通要道淋满火油,静待太平军大军前来。

朱锡琨为东殿大将,率部兵临六合城下。因连日作战,太平军北伐军又累又饿。正好傍晚时分,朱锡琨便让部下分散前往城外民宅生火造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