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湘军改行游击战(1 / 3)

1850再造中华 左茂行 1294 字 6个月前

湘军水师大将杨载福出身行伍,原是低级武官出身。当年。太平军路过湖南,逼临湘阴县,县令、县丞等文官外逃。杨载福挺身而出,带领老弱绿营,守住了湘阴县,由是知名。

曾国藩创建湘军水师时,听说杨载福骁勇善战,把他招致麾下,统领水师右营。靖港-岳州之战,湘军水师初出茅庐,败于太平军之手,高层军官大半战死。

杨载福与彭玉麟脱颖而出,并列成为湘军水师统帅。彭玉麟善谋,杨载福勇猛,两人相得益彰,把太平军水师打得大败。

杨载福走的是武官的路子,地位隐然低于彭玉麟。为此,他苦下功夫学习,钻研诗文,练习书法。尤其是书法,刚劲威猛,很得时人的称赞。

永州一战,杨载福的水师一败涂地。他当即立断,带领水师后撤,避免与革命军战斗。杨载福本人,则直奔祁阳大营,面见主帅罗泽南。

湘军崛起后,底下鸡犬升天。杨载福被赏拔为福建水师提督,罗泽南则为湖南布政使,加巡抚衔。

后世论湘军悍将,以罗泽南排第一。罗泽南死后,则为鲍超。但鲍超只有匹夫之勇,罗泽南则有独当一面之才。他治军很严,学问很高,属下多为弟子。

湘军名将如王錱、李续宾、李续宜、李杏春、蒋益澧、刘腾鸿、杨昌濬、康景晖、朱铁桥、罗信南、谢邦翰、曾国荃、曾国葆等,都是罗泽南门下的高足。

满清武不如文,罗泽南在湘军的地位高于杨载福,在湖南士林地位也很高。因此,曾国藩明令在先,要杨载福受罗泽南的节制。

杨载福来到祁阳县,见到罗泽南,略一行礼,便说道:

“罗山,粤匪今非昔比。以我军当前的实力,决非粤匪对手。当初我们定下积极防御、后发制人的策略,已经不合时宜,必须立即作出改变。”

祁阳位于永州下游、湘江北岸,祁水在此汇入湘江。从永州过了冷水滩、高溪市,就是祁阳县。过了祁阳,湘江两岸再无城池,直至衡阳府城。

因此,祁阳也是一处要紧的地方,由罗泽南亲自坐镇。

这两天,罗泽南收到的尽是坏消息。渌埠镇失守、虎威常胜军大败、永州失守、彪字营大败、湘军水师大败……

最令罗泽南震惊的,是湘军在革命军面前毫无反击之力,是革命军推进速度太快,湘军根本就反应不过来。

按照积极防御、后发制人的策略,罗泽南选派精锐驻守各处要隘。若遇革命军进攻,则由守军固守待援,向祁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