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犬牙交错(1 / 4)

1850再造中华 左茂行 1510 字 6个月前

胡雪岩离开西贡后,乘坐“靖波号”武装商船继续向西行驶,抵达河仙府。

越南阮朝早期,置河仙为河仙镇,由鄚氏自治,宛如国中之国。其后,河仙镇割据政权式微,阮朝相继取消河仙镇诸多特权。

1809年,当时的河仙镇总兵鄚子添去世后,阮朝委派官员直接统治河仙镇。

1832年,阮朝改河仙镇为河仙省,废除镇守、协镇,改设巡抚、按察使等职务。鄚氏河仙政权走到历史的尽头,河仙也失去了往日的繁华,成为了一个普通的小港口。

1852年,杨烜派罗大纲征服越南,改越南为交趾省,河仙省则改为河仙府。为争取当地华人支持,罗大纲找到鄚氏后人鄚文沅,请他出任河仙府知府。

鄚文沅对革命军感激涕零,做官相当巴结,做事勇于任命,试图再现河仙镇的荣光。

胡雪岩这次来到河仙府,打算停靠一段时间,对“靖波号”商船进行保养修缮。过了河仙府,再深入南洋,就要远离中华帝国了。

同行有一名姓郭的文官,在交趾省委参事室任参事。帝国制度,各省、特别市设置有参事室,隶属于省、市军政委员会,负责为军政委员会提供咨询和决策支持。

这实际上相当于满清官员的幕僚。只不过,帝国将之制度化了。

省委参事室参事通常来自于学者、商人、企业主等社会精英,对省委决策有着很强的影响力。郭参事出身于交趾明乡社,很得省委主任陶煜的信任。

郭参事此行来到河仙府,身上负有公务。鄚文沅对此很是重视,亲自到码头迎接郭参事与胡雪岩。

按照帝国的官场习俗,三人同乘一辆马车,前往下榻知府衙门。一路上,鄚文沅向客人介绍河仙镇的历史渊源。

他特意提到,湄公河在上游分成两支。一支为湄公河主干,流向交趾,在西贡流入南海。另一支为后江,水流不及主干,经柬埔寨,在河仙府流入暹罗湾。

郭参事插话道:“从历史上看,河仙府原本就属于柬埔寨的国土。从地理上看,河仙府更靠近柬埔寨。只不过,交趾积极学习中华文化,逐渐繁荣昌盛,后来居上。

“贵家族长期掌管河仙地区,在柬埔寨、暹罗、交趾之间左右辞源,在中南半岛建成一个异域中华,真正是我明乡人的榜样。

“满清将我明乡人视为弃民,对我们不理不睬,还特意规定,明乡人三代之内不回原籍,即开除户籍。我等孤悬海外,艰难生存,实在是有苦也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