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柏葰伏诛(1 / 4)

1850再造中华 左茂行 1357 字 6个月前

午时已到。惇王与宝可退入鹤年堂,心情郁闷。

刑部尚书赵光有监斩之责,只得进入菜市口临时搭建的官厅。都察院京畿道监察御史已经到位,他哭丧着脸,向赵光摇了摇头。

古代对斩决囚犯相当慎重。依照“斩决”的程序,由刑部拟定犯人名单,在处决的那一天,一律先绑赴刑场。此时,皇帝御殿,朱笔勾决,决定哪些人留,哪些人死。之后,再由京畿道御史,赍本到场,现场宣旨。

本日处决柏葰,包括其他十几个人犯,自然出于特旨,却同样有御史到场。他不过是走个程序,并无实质意义。

监察道御史念过谕旨,监斩官赵光神色委顿,传令道:“准备开刀。”

刽子手提着大刀,在提牢厅王主事的带领下,来到刑场外等候。

马上要杀人了,拥挤不堪的人群,此刻都安静了下来。他们盯着刽子手,眼神中夹杂着麻木、兴奋、畏惧。

惇王却忍不住从鹤年堂里走了出来,冲刽子手喝道:“你们由谁侍候中堂?过来说话。”

提牢厅共有八名刽子手,这次出来六人。负责斩杀柏葰的,是个绰号“魏一刀”的好手。

刽子手是个并不光彩的职业,却足以使魏一刀衣食无忧,甚至是生活优渥。每次行刑,提牢厅行话叫“开刀”,里面花头十足。

譬如斩立决,从一大早开始,就大有花样。犯人家属行了贿,狱卒就会留个心眼。否则,就先给囚犯反臂拗腿,五花大绑。表面看来,犯人不伤皮肉伤筋骨。等到午时,囚犯血脉都被绳子压迫,不死也残。

如果是凌迟的罪名,花样更多。刽子手事先大肆张扬,说自己本事十足。若囚犯不肯花钱,就一刀一剐犯人,让犯人生不如死,直到枭首时才断气。若囚犯花足了钱,刽子手一上来就先刺心,囚犯先死,就不用忍受后续的痛苦了。

至于斩立决,看似简单,其实也有花样。犯人花钱多,刽子手可以使出平生本事,留一层喉咙处的皮,使头颅与身体依然相连。这在家属看来,犯人仍留了全尸,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

若犯人不肯行贿,刽子手就先把人头斩掉,再把人头藏起来。古人讲究入土为安,到这个地步,家属就是借高利贷,也要求得犯人的头颅,好让皮匠缝成全尸,入棺成殓。

满清官吏俸禄很低。刽子手也算是“皇差”,薪俸少得可怜,全靠这些灰色收入维持生计。魏一刀是刽子手里的好手,一年下来开不了几次刀,却足以生活优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