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大臣廷议,君臣独对(1 / 4)

1850再造中华 左茂行 1557 字 6个月前

咸丰皇帝嗜好声色,讲究排场,每逢过年时,都要密诏京城里有名的名角,到宫廷里唱戏。一年到头戒备森严的紫禁城,也会难得热闹一番。

今年的国事尤其艰难。咸丰有心振作,一连串发布了许多谕旨,把姿态摆得很高:

集合大臣廷议,公开讨论徐继畬请行新政的折子;缩短春节假期,由近一个月时间缩短为七天;禁止各衙门在春节期间封印,各衙门上自堂官,下至书办,排班值班,确保公务不断;内廷禁止娱乐,不再召戏班进紫禁城唱戏……

(清朝的春节假期很长,各衙门从冬至前后开始“封印”,到来年正月二十前后“开印”,时间长达一个月。具体起止时间,则要根据钦天监提前测算。)

今年的春节一切从简,内廷不招戏班,紫禁城内亦不得大张旗鼓地张灯结彩。内务府官员们失去了敛财的机会,个个意兴阑珊。各宫殿的太监、宫女们也个个战战兢兢,生怕一不小心犯了错,撞在枪口上。

这天,早朝过后,咸丰来到养心殿休息。军机大臣、王公贵族、六部九卿,包括有名望的御史、翰林、南书房的师傅,都留在了乾清宫,廷议新政之事。

按照《大清会典》规定,“凡御门听政,每日皇上御乾清门,设榻于门之正中,设章奏案于御榻之前”。

乾清门位于紫禁城正中央,也是外朝与内廷的分界点。康熙、雍正、乾隆以前,满清尚能严格按照《大清会典》,在乾清门前的露天广场上组织早朝。

早朝的时间很早,臣子往往要在凌晨三四点赶到午门等候,听宣来到乾清门。如果遇到雨雪天气,早朝停止,所有奏折送至军机处。

雍正设立军机处后,满清的权力中枢转移至军机处,早朝意义不大。雍正以后的皇帝,都居住在养心殿,常在养心殿与军机会面,商量政务。

百官早朝则移至乾清宫,不必再像以前那样露天早朝。朝廷若有廷议,同样在乾清宫内进行。养心殿,这座原本在紫禁城内并不起眼的宫殿,反而成了满清的权力中枢。

此时的养心殿内,咸丰正百无聊赖地批阅着奏折。军机大臣们正在乾清宫内廷议,陪伴咸丰的,则是他最信任的臣子:御前大臣、领内侍卫大臣肃顺。

满清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巅峰,大权集于皇帝一手。二品以上官员,包括品级更低的御史、翰林,甚至是内务府派往各地的官员,都有资格给皇帝上奏折。

满清祖训甚严,皇子从小接受严苛的教育。咸丰虽然沉溺声色,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