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形势乐观(1 / 3)

1850再造中华 左茂行 1334 字 6个月前

杨烜明察秋毫,陈虹虽与他私交颇笃,却也不敢欺君,只得老实讲道:“暹罗国内华人势力很大,华商控制暹罗经济贸易,影响暹罗政局。

“我国征服交趾时,明乡人纷纷起而响应革命军。暹罗担心境内的华人效仿明乡人,限制华商贸易,有些地方当局甚至试图驱逐华人出境。至于暴力仇杀,暂时还未出现。”

资政院议长杨国琛叹道:“越南是儒家文化国家,故能被我国同化。真腊、暹罗已在儒家文化圈之外,就算我们征服了他们,又何以统治他们?”

陈虹对道:“郑信是华人,尚能统一暹罗。要不是他后来精神错乱,吞武里王朝也不会昙花一现。郑信白手起家,尚能统一暹罗。我们兵强马壮,又有何不可?”

暹罗即泰国,当今的曼谷王朝从吞武里王朝手里继承了一个完整而统一的暹罗。曼谷王朝奉行灵活多变的外交策略,在大国之间左右逢源。

一个冷知识是:在风云突变的世界近代史上,暹罗长期保持了独立的地位。不管是在殖民时代,还是二战期间,暹罗都随时准备变换阵营,借此艰难保住了独立地位。

哪怕是二战时期凶残的日本皇军,也拿暹罗这棵墙头草没有办法。曼谷王朝也绵延不绝,直至现在仍在泰国有着崇高的地位。

杨烜无意在中南半岛大动干戈,说道:“暹罗与缅甸相邻,我们暂时还不能动它。否则,一旦我们讨伐暹罗,必会刺痛英国的神经。不如先保留暹罗,作为帝国与英国的缓冲区。

“真腊无依无靠,可以派兵征服。此事不宜派步二师去,就让交趾守备师去好了。但要注意速战速决,不能打成持久战、消耗战。

“征服了真腊,暹罗必会恐慌。同时,我们选派使者出使暹罗,要求暹罗向帝国朝贡,并安抚、善待国内的华人。若暹罗不从,我们再另有计较。”

众人听过之后,觉得皇帝的办法更加稳妥、可行,纷纷表示赞同。

由此而谈到外交问题。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欧洲列强都卷入到战争中,无暇顾及东亚。可以预料的是,战争结束后,英法俄等欧洲列强都将掉头东顾。

现在,英法两国都已派海军来到中国,对中国内战表达出强烈的关切。

英国是老牌殖民强国,在亚洲具有印度、缅甸、香港、马六甲、槟榔屿等殖民地。

法国被“神圣同盟”压制已久。如今,“神圣同盟”已经瓦解,套在法国头上的紧箍咒已经解除。拿破仑三世急于恢复法国地位,在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