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猜忌湘军(1 / 4)

1850再造中华 左茂行 1417 字 6个月前

一计得用,文庆颇受鼓舞,继续说道:“发钞之外,另有两个办法可以筹饷。一曰发行国债。臣听说西洋各国,皆有发行国债之法。

“所谓国债,即朝廷向民间借钱,分期返还。譬如说,朝廷向民间借银一百万两,每年付利息若干,分十年返还。这样一来,朝廷平白可多出一百万两的银子,匀摊到未来数年返还。

“二曰向洋人借债。西洋各国皆以商立国,大富商富可敌国。臣听说,粤匪与洋人交好,亦常向洋人银行借债,合作发展工商业。

“我们不妨也向洋人借债,以关税、盐税作抵押,庶几可以获得数百万两白银。”

“这?”咸丰一脸忧戚,问道:“行得通吗?”

文庆并未发现咸丰脸色已变,犹自自信地说道:

“行得通。洋人最重商业,什么都可买卖。譬如美利坚国,就曾在嘉庆八年,向法兰西国购买了路易斯安那殖民地,大小相当于东南各省……”

(路易斯安那购地案,是美国历史上的一大土地交易案。1803年,美国以以大约每英亩三美分的价格,向法国购买超过21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交易总价为1500万美元。所涉土地面积是今日美国国土的22.3%,使美国国土面积扩大一倍。)

想起东南各省,咸丰心里就极不高兴。东南各省本为中国膏腴之地,却被革命军侵夺大半。他粗暴地打断了文庆的话,说道:

“买卖土地,这是夷人的做法。土地继承自列祖列宗,焉能用钱来衡量?焉能用钱来买卖?我大清乃天朝上国,焉能向洋人借外债?朝廷威严,体制攸关,焉能向小民借债?”

文庆幡然醒悟,明白自己犯了忌讳:咸丰帝年轻气盛,最讲面子。发行国债也好,借洋债也好,都有失朝廷面子,绝不会得到咸丰的认可。

碰了这么个大钉子,文庆颇觉无趣,刚才的得意一扫而空,一张老脸也涨得通红。

反倒是领班军机大臣彭蕴章,心里产生一种幸灾乐祸的**,觉得文庆活该。他不动声色,转移了话题,说道:

“皇上,臣以为开源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若要饷源充足,唯有兴办洋务,庶几可使培植民气,涵养饷源。譬如说,开放矿禁,允许民间开采煤矿、铜矿等;举办军工企业,仿造洋枪洋炮。”

文庆又不服气了,说道:“皇上,臣以为,论及开放矿藏,莫如官办矿厂,或者官督民办。至于洋枪洋炮,精巧复杂,难以仿制,缓不济急,与其仿造,不如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