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太平军安庆集会(1 / 3)

1850再造中华 左茂行 1348 字 6个月前

接官厅里摆放着两列桌子,按照桌子上的席签,从前往后依次是东殿代表杨辅清、北殿代表古隆贤、??殿代表胡万胜、九江守将黄文金……

中国官场特别讲究座位排序,太平军对此更为看重。从这个座位安排上,大家不难看出,在革命军心目中,太平军各派仍以东殿为尊,其次为北殿,其次为??殿。

古隆贤为北殿代表,心里暗自松了口气。因为韦昌辉发动天京事变,酿成奇祸,北殿太平军也自觉低人一等,有些抬不起头。既然革命军并不刻意贬低北殿太平军的地位,古隆贤也释怀了不少。

九江守将黄文金也颇为得意。金田团营时,黄文金是广西博白县的拜上帝会领袖,率会众参加金田起义。但博白与广东相邻,离拜上帝会总部所在地桂平县很远。

因为这个缘故,黄文金始终无法挤入太平天国“核心领导层”,只沦为一名镇守地方的猛将。东王杨秀清慧眼识珠,让他镇守九江要地。

(历史上,黄文金是个悲情人物。他智勇双全,是个非常难得的帅才,却因为屡次站错队,始终不得重用。黄文金先是跟着杨秀清,成为东殿大将。杨秀清死后,黄文金受到猜忌,只得投靠国宗韦俊。

(韦俊被杨辅清逼得投降清朝,黄文金没有投降韦俊,却又被洪秀全嫌恶,再次投靠陈玉成。谁知道,陈玉成早死,黄文金又成丧家之犬,最后只得独当一面,夺占了浙江湖州。

(洪秀全并不喜欢黄文金,却不得不承认黄文金有大将之才。因此,洪秀全临死前,天京不保,特意嘱托幼天王出城投奔黄文金。黄文金接到幼天王后,却不巧病死,幼天王也很快被俘。)

一声炮响,声音来自长江上的蒸汽战舰。在座的太平军代表停止了交谈,眼见三个革命军代表相继进入接官厅,坐在接官厅上首的横桌上。

他们分别是南洋舰队司令李锐、海军陆战队二支队长林启荣、高级参谋陈承瑢。

太平军代表们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子,半是期待半是畏惧地看着李锐等人。

陈承瑢原是太平天国佐天侯,率先归降革命军。他剪去了长发,换上了革命军陆军装束,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陈承瑢也坐在了上首,令太平军代表们心里很不是滋味。有些消息灵通的人,已经知道陈承瑢在天京事变中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革命军把他奉为座上宾,显然就是明证。

按照革命军的规矩,开会之前首先点名,陈承瑢负责点名。

尽管已经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