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进军台湾(1 / 3)

1850再造中华 左茂行 1304 字 6个月前

征台战役,由杨国瑞负责指挥。未来的台湾军政委员会主任,也将由杨国瑞担任。

杨国瑞年轻有为,又是杨烜的九叔,地位晋升很快。征越战役中,杨国瑞担任征越军司令部参谋长,辅佐罗大纲攻下交趾,事后受封男爵,军衔晋升为准将。

有了这种经历,杨国瑞便有了独当一面的资本。再加上交趾局势已经稳定,杨烜特意抽调他进**湾。

5月10日,征**从金门出发,前往征伐台湾。

部队分为两个梯队,第一梯队照例由南洋舰队担任先锋。第二梯队共七千多人,主要由步兵第二师两个步兵团组成。

第二师一直驻防交趾。因交趾战事已靖,步二师特意抽出两个步兵团,作为进**湾的陆军主力。事后,杨国瑞将以这两个步兵团为基础,组建台湾守备师。

5月11日,南洋舰队先遣支队抵达澎湖。澎湖位于西南部海域,是台湾清军防范大陆来敌的防御重点。

清军福建水师设有一个台湾镇总兵,为清朝在台湾的最高武官。此公是个旗人,不愿不战而降,在澎湖集中了一批战船,主动迎战革命军。

南洋舰队有六艘蒸汽战舰参战,最大一艘排水量为两千三百吨。这些蒸汽战舰都是西式木质战舰,有四艘购自外国,两艘自造。铁甲炮艇排水量小,不能远洋作战,所以并未参战。

令人意外的是,台湾镇水师战船上,已经装备上了洋炮,还有少量怡和公司生产的旧式火炮。这种新式火炮较清军自铸火炮先进得多,对革命军水师亦有威胁。

原来,瑞麟做闽浙总督时,听从幕僚徐师爷的建议,购买了一批洋枪洋炮。

近海作战,革命军海军有铁甲炮艇打头阵,完全不惧洋炮。在澎湖外海,台湾镇水师战船上有洋炮,革命军就不能等闲视之了。

然而,海军作战最是讲究,有炮而无船,有船而无阵法,同样无济于事。清军台湾水师虽有洋炮,却没有得力的战船,仍以老旧的鸟船、赶缯船为主,数量虽多,却全然不是西式战船的对手。

澎湖一战,台湾镇水师丢盔弃甲,战船或被击沉,或举白旗投降。杨国瑞年轻气盛,一面令海军战船继续搜剿清军战船,一面下令登陆澎湖,夺占清军炮台。

澎湖是台湾的门户,澎湖一失,台湾顿失屏障。

清朝在澎湖设置一个澎湖厅,隶属于台湾府。

步兵第二师副师长冯子材,率二团登陆澎湖。冯子材在征越战役中表现突出,被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