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打探英国政局(1 / 4)

1850再造中华 左茂行 1440 字 6个月前

送出去的礼物,自然没有收回来的道理。陆雨晨并不接信封,却对康威廉说道:“记者先生到了《泰晤士报》,一样可以写文章。”

于是,康威廉坦然收回信封,表示一定要认真写几篇公正客观的好文章,帮助英国人更好地认识中国。

霍华德却感慨道:“康先生洞悉政局,即将赴任《泰晤士报》,却第一个赶来采访我们,真是一个有心人。”

康威廉哈哈大笑,说道:“什么有心人,不过是出身平民,想拼搏一番,混个贵族头衔罢了。《泰晤士报》销量更大,读者更多,内容也更加精良。我去《泰晤士报》,总归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这话说得坦诚而露骨,令陆雨晨想起了英国驻广州领事阿礼国。康威廉与阿礼国一样,都出身于平民,才华出众,刻苦努力,在各自领域小有成就。

他们靠的是个人的努力,却也离不开国家制度的支持。国家为之提供上升通道,平民亦可建功立业,进而晋升为贵族。由此可见英国之强,不仅在于工业,还在于文化制度。

陆雨晨颇受触动,觉得康威廉颇有见识,向他请教当前的英国政局。康威廉亦知无不言,把自己对当前英国政局的认识和盘托出。

唐约翰说,当前这任内阁人才济济,首相是阿伯丁伯爵,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任财政大臣,帕麦斯顿任内政大臣,就连约翰·罗素勋爵也担任了下院议长。

这届内阁,因为吸收了皮尔派、辉格党和激进派三大派系,又被称为联合内阁。维多利亚女王对此表示热烈的欢迎,说联合**的成立“实现了国家和我们自己的最大愿望。”

其实不然,首相阿伯丁伯爵虽是皮尔派的领袖,却沉默寡言、性格暗弱,更合适担任学者,而非首相。

格莱斯顿不失为一个伟大的**家,却秉持自由主义立场,做事稍显理想主义。他还年轻,若再加以历练,磨掉身上的锐气,必将成为一个合格的首相,甚至有望成为最伟大的首相。

帕麦斯顿就更不必说了,在政坛上非常活跃。这家伙极其好战,唯恐天下不乱。维多利亚女王和丈夫吉尔伯特亲王都很讨厌他,却并不能抹杀他日益高涨的声望。

约翰·罗素勋爵一直想当首相,却被阿伯丁伯爵抢了先。阿伯丁向他示好,请他兼任外交大臣。罗素勋爵拒绝了阿伯丁伸出的橄榄枝,专心担任下院议长。

英国议院分为上下两个议院,上议院多为贵族,下议院多为平民。随着英国资产阶级的崛起,上议院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