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湘军一败再败(1 / 3)

1850再造中华 左茂行 1310 字 6个月前

王錱从张运桂的眼神里,感受到了怀疑和不信任。这使王錱感到羞愧,也激发了他好斗的性格。

他毅然决定,再拼死与革命军打一场恶仗,冲过风林坳,进入衡阳城。

王錱感到为难,李秀成同样感到为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比王錱还要难。

革命军自入境湖南以来,从未打过一场败仗。归其原因,当然是部队训练有素,武器先进。然而,部队孤军深入,脱离广西根据地,需要克服诸多困难。

粮草给养还好说。革命军携带了干粮。正是晚秋,驿道两旁路过村庄,也有成片的晚稻,可以直接就食于敌。

最困难的是弹药。革命军武器先进,弹药负担也很重。8mm**弹、8mm**弹口径太大,子弹太重。每人每枪需携带六十发子弹,这对士兵而言,负担相当沉重。

1852式**、1852式转轮**射速很快。打起来很爽,杀敌效果也很好。但子弹打一发,就少一发,无从补给。

此时的革命军,子弹、炮弹已经只剩一半了。可以想象的是,革命军与湘军之间还有一场恶仗。若想全歼湘军,非竭尽全力,用尽弹药不可。

中午时,王錱下令犒赏官兵,杀马吃肉。老湘营官兵见状,便猜测部队必要发起决死攻击。

果不其然,王錱很快召集营官以上骨干,集议破敌之策。

老湘营每次出战,王錱总要组织这种战前会议。他总是手持地图,召集部将,围成一圈开会。

会上,众将议论敌军态势,我军奇正之策,每个人都要发表意见。王錱则针对部将提议发出疑问,刨根问底,水落石出,最后定下战斗的策略。

然后,他再分派营官,各营官各司其责。若有违抗军令者,或者阳奉阴违者,事后必遭严惩。老湘营纪律之严,即便是曾国藩也自愧不如。

这次开会,众将却相顾无言。沉默了好一会儿,营官刘松山才说道:

“越贼火器精利,我军能与之匹敌者,只有劈山炮而已。不如把劈山炮推至阵前,猛烈轰击敌阵。我军再从后匍匐前进,爬至敌阵前沿与敌短兵相接。”

初衷虽好,却是纸上谈兵,毫不可行。因为劈山炮不装炮弹,装的是数十枚铅子。火炮射击时,炮膛内的火药爆燃,铅子迸射出膛,呈扇形向前飞射。

若是驱使湘军在前匍匐前进,不说被敌军射杀,也会被劈山炮误杀。

所以不等王錱发话,立马有人反驳了刘松山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