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破城(1 / 3)

1850再造中华 左茂行 1319 字 6个月前

嗣德帝与他最信任的张登桂一样,哪怕敌军已经攻占了顺化南城,也不愿迁都或者“出狩”。

对于张登桂来说,敌人打着“诛登桂、清君侧”的旗号,必置自己于死地。他逼死了阮知方,与镇西军结下深仇大恨。不管他出逃到哪,镇西军都不会放过他。

张登桂的家乡在广义府,他也是广义府历史上第一个登科中试的人。如果他逃往广义府,召集宗族、亲信,或许能够抵御一阵子,却必将为家族召致灾难。

唯有在顺化,在兵马云集的京城,张登桂还能苟活一时。如果敌军攻进顺化,张登桂就战败自戕,决不受辱于敌人。他已经六十多岁,把持朝政二十余年,可以死而无憾了。

对于嗣德帝来说,征越军打着“诛登桂、清君侧”的旗号南下顺化,似乎藏有许多深意。

杨烜虽已称王,却仍然遥奉太平天国,并未独立建国。“清君侧”历来都是臣子对抗君主的口号。征越军声称“清君侧”,用的是臣下对君上的口吻,至少可以推出两点:

第一,征越军不会推翻阮朝;第二,杨烜仍然尊重嗣德帝。

特别是,征越主将罗大纲已经通过秘密渠道向嗣德帝转达了意思,进攻顺化只诛首恶,之后仍旧维持阮氏正统。

所谓“首恶”,自然就是张登桂了。张登桂把持朝政二十余年,党同伐异,从一个先帝眼里的国之肱骨,蜕变成了人人侧目的奸臣。

嗣德帝登基五年,屡屡受制于张登桂,对他是又爱又恨。爱其才,恨其奸,借征越军之手诛杀张登桂,也算是舍车保帅了。

当然,代价是惨痛的。一旦越军战败,征越军必将染指北圻。镇西军已经投降敌军,南圻也将脱离阮朝。

可不这样,又怎么办呢?顺化是阮氏龙兴之地,也是阮朝都城。若要迁都,则国本动摇。

若要举全国之力对抗征越军,不说能否抵抗得住,各地豪强、农民军、山贼必将趁机而起,地方各省也将脱离阮朝统治。

为今之计,只有守住顺化,以拒敌军。若守得住,就得凝聚民心士气。若守不住,就先杀张登桂,再与敌军媾和,保住顺化皇城,保住顺天府这块根本之地,进而保住阮朝的皇位。

嗣德帝的这种心理,在历史上表露无遗。从1847年即位,到1883年驾崩,越南在嗣德帝时期国运衰颓,内忧外患。

对内,除了有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还有阮福洪保、阮福洪槢、段征等宗室、大臣的谋反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