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鼓励教育(1 / 4)

1850再造中华 左茂行 1559 字 6个月前

毕业式结束后,杨烜与校长、总教习谈起海军教育的事。没过多久,秘书过来提醒他:该出发去船政学堂了。

华夏百废待兴,军**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很多事业,特别是洋务方面,都是从来没有的事,只能由杨烜亲力亲为。

因此,杨烜工作格外繁忙。他难得来一趟长洲岛,办公厅也为他安排了紧张的日程。参加完海军大学堂毕业式,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为新设立的“黄埔船政学堂”剪彩。

之前,军**只有一所实务学堂,主要用来培养技术人才。

实务学堂顾名思义,偏向于实用。为了满足工商业对人才的需求,实务学堂不断增设新的学科,如铁路、蚕桑、水利、测绘等。

时至如今,实务学堂学科堆叠、混乱,管理上存在诸多不便,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迫切需求。

对此,杨烜力排众议,大力推动职业教育,从实务学堂中剥离学科,单独成立了许多专业化的职业教育学校。

黄埔船政学堂正是如此,其师生、教具都来自实务学堂船政系。因此,黄埔船政学堂并非是从零开始,而是有着良好的基础。

职业教育是军**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华夏一直都很重视教育,籍此发展出了灿烂的文化。但传统教育首重科举教育,只有有钱人才上得起学,学术上亦深受儒家理学桎梏。

表面上,华夏有着学识渊博的文官队伍、丰富的典籍文章。浮华之下,则是惊人的文盲率。

杨烜深知,百计大计,教育为本。入主广州不久,他便开始着手开展新一轮教育改革,推进教育普及,推动职业、高等教育。

在这方面,杨烜学的是普鲁士。在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普鲁士算不上是特别强大的国家。但在教育方面,普鲁士绝对走在了世界最前面,成为英、法、美等大国的学习对象。

正是凭借着先进的教育体制,普鲁士在德意志诸多公国中脱颖而出,最终统一德国,成为世界级强国。

事实上,日本明治维新,在教育方面几乎全搬照抄普鲁士的教育体制。在华夏艰难近代化的过程中,不管是晚清还是北洋、民国、新中国,均采用了普鲁士的教育体制。

而普鲁士的教育体制,最终在全世界通行开来,为现代社会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各国工业培养出了合格的劳动工人。

新一轮教育教育亦颇多亮点:

第一,全面、强制普及义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