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翁婿相见(1 / 3)

1850再造中华 左茂行 1325 字 6个月前

广州城内的战事尚未结束,城外的战事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珠江上,黑旗军海军一支队牢牢占据着制江权。开花弹所到之处,清军战船纷纷化作齑粉。

珠江沿岸各处炮台,原为保卫海疆而设,炮口大多朝向外海。黑旗军从内陆方向攻过来,水陆并进,从背后袭击清军炮台,使清军的炮台形同虚设。

傍晚时,一队黑旗军骑兵驰至漱珠涌,跃过涌上的石桥,直抵伍家花园。这是广州十三行首伍崇曜家族的住处,而伍崇曜正是杨烜的岳父。

战事仍未结束,伍园附近还有清军炮台。为了确保安全,杨烜特派骑兵保卫伍园。

晚上八时许,两艘蒸汽战舰驶抵漱珠涌,在涌东的伍家花园靠岸。杨烜、伍菡夫妻走下战船,伍崇曜、伍德彝父子早已等候多时。

为了欢迎女儿、女婿,伍崇曜特意让人打开了两盏煤气灯,把门口照得通明。

1792年,苏格兰人威廉·默多克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灯。这种灯亮度较高,简单实用,很快便得到大规模的应用。

英国人已经在香港设立了煤气厂,供应路灯、工厂、船坞、港口等照明。

华夏内陆第一家煤气厂,诞生于1865年的上海。英商在租界西藏路建立了第一家煤气厂——大英自来火房,供应租界205盏路灯。

伍家是广东最大的海商,亦从香港搞到了许多手提煤气灯,供晚上应急照明。

杨烜看到这种煤气灯,感到十分惊奇,对伍家的实力有了新的认识。

煤气灯结构简单,却需要要定期补充煤气。当时,只有香港才有煤气厂。伍家要维持这种煤气灯,就要派人定期到香港充气。这种开销,可不是一般海商所能承担的。

虽是第一次来到伍园,杨烜却像是王者归来,大方地走在前面。

伍崇曜颇感不安。“毛脚女婿”第一次上门,并没带多少礼物,反而派兵把伍园围了起来。当然,现在是战时,杨烜此举也是为了伍家安全。

商人一向在商言商,不敢轻易结交军人。伍家虽有钱,却没有社会地位,还屡被官府霸凌。现在,伍家大女儿嫁给了杨忠武侯杨遇春的嫡孙,这自然是莫大的荣耀。

几天前,伍菡写来亲笔信,告诉父亲自己已经嫁给了杨烜。伍崇曜又惊又惧,担心女儿会给伍家带来灭顶之灾。

但很快的,形势逐渐明朗。清军在前线大败,黑旗军即将攻进广州。

伍崇曜凭着十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