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陶煜投诚(1 / 4)

1850再造中华 左茂行 1579 字 6个月前

罗大纲率领黑旗军骑兵,一战就攻克了郁林州。可如何处置数量众多的清军战俘,却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

罗大纲的长处在于用兵打仗、指陈方略,却并不擅长处理战俘、后勤等“杂务”。

放在以前,当罗大纲还是个天地会头目时,处置战俘十分简单,不外乎一个“杀”字。

杀俘问题古已有之。战国时,秦将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万降卒,赵国几乎户户挂丧。秦末,西楚霸王项羽于洛阳新安坑杀秦国二十万降卒。

这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杀俘事件。

到了晚清,国内战争变得异常惨烈。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杀俘成了一个公开而又普遍的现象。

太平军仇恨满人,悬赏搜求旗人,逮到一个杀一个,绝不留情。清军亦不遑多让,允许地方上逮到长毛后“格杀勿论”。

太平军与清军的对抗越来越激烈,手段越来越残忍。“杀俘”既已普遍,“屠城”亦时常有之。

黑旗军与太平军、清军不同,在处置战俘上格外慎重,不仅严禁杀俘,还善待俘虏。

善待俘虏政策,对于瓦解清军抵抗意志、加速黑旗军的胜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罗大纲深知这其中的意义。尽管他讨厌战俘工作,却也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着手处理郁林州的战俘。

现在,他是东征军事实上的陆路统帅,不料理好郁林州的战俘,就不能安心东进广州。他已向步兵一师发出急信,请一师派出两千步兵接防郁林州,处理郁林州的五千多名清军战俘。

作为清军头号战俘,广东陆路提督陶煜亦引起了罗大纲的注意。他尝试招降陶煜,在陶煜身上做些文章。

这天傍晚,罗大纲令人准备了一桌酒菜,招待陶煜。

陶煜虽然已经被俘,依然不卑不亢,见到罗大纲后并不行礼,而是冷冷地说道:“陶某败军之将,不敢与将军同桌饮酒。”

罗大纲精明强干,见陶煜没有寻死觅活的意思,便知今日之事有戏。他淡淡一笑,说道:

“大元帅战前一再嘱托我,说军台乃是杨氏旧人,要我务必礼遇军台。又说军台不同于一般人,与杨忠武侯有同袍之谊,是杨忠武侯的得力干将。

“罗某闯荡江湖大半生,一向佩服军台的手段。今日侥幸从军台手中夺下郁林州,理应遵照大元帅的指示,为军台置酒一席。”

放在以前,罗大纲只是个天地会的草寇,入不了陶煜的法眼。陶煜则是一省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