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暨南大学堂(1 / 4)

1850再造中华 左茂行 1423 字 6个月前

听说杨烜提前来到学堂视察,校长何寅只得匆匆结束课程,前去迎接杨烜。

何寅是广东肇庆人,也是海军司令陆雨晨的好友。他年轻时曾在南洋师从英国传教士马礼逊,于肇庆之战时追随杨烜,是个非常难得的西学人才。

副校长正陪着杨烜,在会议室里讲解新修改的学堂章程。大学堂已经创建了大半年时间,遇到了不少矛盾问题。这次修改章程,就是想解决这些矛盾问题,进一步推动大学堂的发展。

何寅来时,杨烜已经基本审定了新的学堂章程。何寅便简要介绍了此次学堂改革所遵循的原则:

一、实施集体民主。

校长由大元帅提名,经教授委员会批准,方得上任。教授委员会顾名思义,委员均从各学科教授中评选,员额不定,在十几人不等。教授委员会主任,由校长兼任。

但凡人事任命、教授选聘、学位授予、学科增减、经费开支等大事,都由教授委员会集体决定。

校董会主要负责一般性行政事务,接受教授委员会领导。

二、建立学位认证、教授评议制度。

暨南大学堂设立文、理、工、法、医、农六个学院,学制三年。

学生毕业时,需提交一篇论文,经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通过后,方得授予相应的学位。

实行导师负责制,每个教授都负责帮带若干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对应的导师。

教授的选聘、晋升由教授委员会自主决定,其他人不得干预。

每个教授需定期接受教授委员会的考核、稽查,督促教授们尽心用命,及时清理滥竽充数之徒。

不难看出,新修改的章程变动很大,极大的提高了教授的地位。何寅本来有些忐忑,担心杨烜不会批准新章程。

但杨烜深知学术自由的重要性。如今科技日新月异,洋人的科技又已遥遥领先。华夏想要后来居上,必须尊崇学术科技,大幅提高教授的地位。

杨烜爽快地说道:“学术自由本就是大学的应有之义。大学堂要修改章程,我完全同意。不过,我也有一些建议,供何校长斟酌。

“暨南大学堂是军**治下唯一一所综合大学,今后将长期作为军**最高学府。因此,你们要着眼长远,开展理论性、基础性、前沿性研究。

“譬如,西方已经开始研究应用石油、橡胶、电力等新技术。虽然暨南大学堂偏居广西内陆,也应未雨绸缪,开展相应的研究。”

杨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