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暨南军政府(1 / 4)

1850再造中华 左茂行 1447 字 6个月前

战争比预想中的顺利。

一方面,广西官军孱弱,又要分兵追击太平军、镇压天地会武装。另一方面,黑旗军政策得力,“米饭主”、土司等地方豪强大多按兵不动,在战争中保持中立。

杨烜留在南宁,除了居中调度各处兵马,也开始着手建立**组织。

创业阶段,**应当高效统一。杨烜采取了军**的组织形式,对外称为“太平天国暨南军**”。杨烜为军**首脑,称“大元帅”。

“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篇:“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为面向南洋,把中华文化传至全天下。

元帅则是华夏官职名称。从南北朝起,元帅逐渐成为统军征战的官职名称,按职权轻重、执掌分工,元帅多冠以不同名号,如天下兵马元帅、兵马大元帅、兵马元帅、行军元帅、行营元帅等,又有都元帅、元帅、副元帅之分。

到了近代,元帅逐渐成为各国最高军衔。大元帅则成为最高统帅,譬如清末的皇帝、日本的天皇,都是法定最高统帅,称“大元帅”。

暨南军**首脑为大元帅,大元帅之下为总参议。

总参议负责贯彻执行大元帅的决策指示,主持军**日常事务。第一任总参议,由杨烜五叔杨国琛担任。杨国琛四十有余,曾追随杨遇春征战多年,才堪大任。

总参议之下,又设若干名参议,辅助总参议管理政务。参议皆从黑旗军中选拔,譬如步兵四团团长石达开具有相当的民政才能,得以兼任军**参议。

军**核心机构为一院、三府、八部。

一院指资政院,由若干议员组成,首长称议长。资政院为民意机关,需定期开会,讨论军政事务。讨论结果供军**参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两府指都察府、大理府。都察府管监察、审计、发起罪案公诉。大理府主管审判案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八部为军政(主军事)、民政(主内政)、财政(主财政)、农工商(主经济)、宣教(主宣传教育)、吏(主人事)、邮传(主交通、邮递)、司法(主刑狱、执行审判结果)。

总体上,暨南军**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军**骨干大都来自黑旗军,为保证政权平稳过渡,亦大量留用了旧式官吏。

这天,杨烜来到资政院,参加资政院第一次集会。

在杨烜的设想里,资政院乃是军**沟通人民、吸收民意的机关。为充分代表民意,资政院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