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攻城受挫(1 / 4)

1850再造中华 左茂行 1176 字 6个月前

南宁古称邕州,建置于东晋大兴元年(公元318年),初以竹木作城墙,称为“竹墙”。唐代始筑城墙,此后历代屡有修复。

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南宁府大规模修复城墙。城墙高三丈一尺(约十米),厚二丈五尺(约七米),结构为“砖包土”,即内实夯土,外覆青砖。

府城周长一千零五十步,设垛一千零九十六个,共设东、南、西(苍西门)、北(迎恩门)、安塞、镇江六个城门。镇江门位于城南,濒临郁江,门外修有防波堤,防止郁江灌城。

按,清代一步为五尺,一尺约为0.32米。南宁府城方圆一千零五十步,就是1680米。在清朝,大型县城、小型州府大约就是这般大小。

南宁城高墙厚,黑旗军想要攻克南宁,并没那么容易。

最棘手的,是南宁知府李孟群。此人乃河南固始人,时年二十三岁,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分发广西“遇缺即用”,1848年署理灵谷县知县。

十九岁中进士,二十岁任知县,李孟群可谓少年得志。但他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1849年,湖南天地会李沅发起义,从湖南攻入广西。李孟群率领团练镇压李沅发,受到时任巡抚郑祖琛赏识,加“同知”衔,改任桂平县知县。

“同知”是知府的副手,桂平县则是一座大县。

1850年,李孟群转隶向荣麾下,参与镇压天地会陈亚贵起义。他生擒陈亚贵,被实授南宁府同知。

不久,钦差大臣赛尚阿抵达广西,以李孟群忠勇可嘉、素知兵事,保举他为南宁知府。

历史上,李孟群几经辗转,隶属曾国藩麾下,成为湘军名将。但湘军大将大都是湖南人,以落魄书生为主。

李孟群是河南人,又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在一众湘军大将中显得格格不入,受到湘军同僚排挤。

1859年,李孟群已是安徽巡抚,率军在皖北孤军奋战。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率部包围李孟群,湘军、八旗、绿营皆不救援。李孟群被陈玉成生俘,绝食而死,年仅三十一岁。

陈玉成曾说过,他平生只佩服三个湘军名将,即“一鲍二李”:鲍超、李孟群、李续宾。李续宾、李孟群都死于陈玉成之手,鲍超也是陈玉成的手下败将。

之前,李孟群与广西绿营新太协副将共同守卫南宁府。新太协副将畏葸无能,主张“花钱赎城”,李孟群不同意。

无奈同僚缙绅大多附和新太协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