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胡晓贞点将(1 / 4)

1850再造中华 左茂行 1645 字 6个月前

杨烜同时担任讲武堂校长、教导总队队长。但他事务繁忙,只能把工作精力侧重于讲武堂,向中高级军官灌输战略战术原则。

这次路过教导总队,杨烜饶有兴趣地拉起胡晓贞,询问起教导总队的近况。

胡晓贞说:“我们教导总队才成立不久,就组织起第一期集训。总的来说,各部队选派的都是精英,参训态度很好。有些学员虽然只是连长、副连长,却已经展现出天将之资。”

“哦?”杨烜饶有兴趣地望着胡晓贞,说道:“说说看,哪些人有大将之资?”

胡晓贞猛然意识到,自己有些多嘴。今时不同往日,自己是教导总队教习,需对第一期八十余名学员负责。若自己看走了眼,就有“失察之罪”;若是厚此薄彼,难免会得罪人。

不过,既是教导总队教习,自当为人师表,敢说敢做。既然杨烜发问,他更应秉持公心,为黑旗军举荐良才。

想到这儿,胡晓贞便斟酌词句,谨慎地说道:“陆师这边人才最盛,冯海洋、李秀成、陈玉成最为突出。

“冯海洋战功卓著,为人谦逊,大局观念强。他是步兵一团一营副营长,此次集训担任一班班长,带队负责一团学员。班里人都很服他,一班的训练成绩也是最好的。”

冯海洋确有大将之才。他是近卫营营长徐作新的同乡,在佛山镇加入黑旗军。肇庆之战中,冯海洋因作战英勇,成为第一批“一等功臣”。杨烜曾亲自为他颁发奖状,对他印象很深。

胡晓贞接着说道:“李秀成聪明伶俐,学习领悟快,能够举一反三。他年龄偏大,资历不深,表面木讷,实则绝顶聪明,深不可测,前途不可限量。

“陈玉成少年老成,虽然只有十四岁,却人小鬼大,一肚子主意。他似乎是个天才,凡事一点就通,一学就会,还能讲出很多独创性的观点。

“除此之外,陈玉成训练刻苦,实操能力强。不管是队列训练,还是战术动作、擒拿格斗,他看一遍就能准确地模仿出来,令人叹为观止。”

胡晓贞对李秀成、陈玉成赞不绝口,颇有识人之明。是金子总会发光,假以时日,李秀成、陈玉成二人必能成为将才。

两人走到粤商会馆,这是木梓墟面积最大、装饰最华丽的建筑。粤商会馆归军医院驻扎,住满了黑旗军伤病员。

军医院的士兵送来两把椅子。杨烜和胡晓贞就在会馆门口坐下,等待教导总队的学员们跑步归来。

杨烜问道:“水师和司令部那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