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讲武堂(1 / 3)

1850再造中华 左茂行 1223 字 6个月前

早在广州期间,杨烜便从美商旗昌行订购了大量军械,包括《战争论》、《普鲁士步兵操典》等军事书籍。

不久前,后勤部军械处长周旻虎、军医马修潜回广州,从旗昌行接收订购军械,顺便接收了大量书籍,包括西方军事经典著作《战争论》。

《战争论》诞生于1832年,由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创作。这本书被誉为“战略学的《圣经》”,是近代军事思想的里程碑之作。

在此之前,黑旗军组织军事授课,主要借助于传统军事著作,主要为《孙子兵法》、《纪效新书》、《练兵实纪》、《广西选锋兵操法》、《兵法发微》等。

但这些书都比较简略。《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是明代戚继光的著作,《广西选锋兵操法》、《兵法发微》是明代俞大猷的著作。这两人都是抗倭名将,著作较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黑旗军拿到的《战争论》是英文版,也是美国军校教材。杨烜如获至宝,请马修加紧翻译《战争论》,把它作为讲武堂的授课教材。

讲武堂负责培训中高级军官,职责重大。杨烜亲自担任讲武堂的校长,但他事务繁忙,便委托三叔杨国琛担任讲武堂教习,主持讲武堂日常工作。

杨国琛四十有余,早年追随杨遇春多年,行伍经验丰富。他初来黑旗军,杨烜不便授予他太高的官职。杨烜请他主持讲武堂的日常工作,倒也算合适。

木梓墟的环境还算安全,清军正在集中兵力对付太平军,对黑旗军尚不重视。黑旗军加紧整编部队,杨烜也趁机组织了一期军官轮训。

讲武堂负责培训营以上军官,教导队则负责培训副营以下的优秀军官。

杨烜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讲武堂上面。他与参训军官一起研读《战争论》,对书中论及的战争**关系、精神力量、民众战争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在此基础上,杨烜结合华夏实际,著成一本《用兵纲要》的小册子。

这天,他亲自为军官授课。他说:

“用兵问题,主要分为战略和战术两大问题。战略为大,战术为小,战略着眼全局,战术着眼局部,战略统揽全局,战术服从战略。我先讲讲战略。

“第一,要以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华夏传统作战,往往以夺城为第一目标。不管是太平军还是天地会,都极其渴望占据城池,进而抢夺物资、强拉壮丁。

“之前太平军夺下过很多城镇,包括江口圩、新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