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游说罗大纲(1 / 3)

1850再造中华 左茂行 1310 字 2023-03-02

罗大纲非常睿智,反问杨烜道:“贤弟,你千里迢迢来到金田,却说太平军难成大器。那么,你将做何打算?”

杨烜看了下众人,说道:“不敢隐瞒罗大哥,小弟现在的心思,与艇军颇为类似。先去金田看个究竟,若彼此相合,便从此加入太平军,若彼此不合,再分道扬镳。”

新圩周围的艇军、天地会,大多抱有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特别是艇军,一向反复无常,投机心理十分明显。ωωw.

罗大纲出身于艇军,对艇军的弊病一清二楚。他时而上船,时而下岸,就是想摆脱艇军标签,把部下锻造成一支水陆两栖、能打胜仗的军队。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然而,罗大纲努力了这么多年,却始终未能如愿。部队打了胜仗,军心就容易涣散;攻下了一座城镇,却不知道怎么治理城镇,官兵反而大肆抢劫;队伍壮大,军纪就会变坏,指挥困难……

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罗大纲,使他难有作为。究其原因,主要是罗大纲见识有限,善用兵而不善治军,会打仗而不会抚民。

与之类似,两广境内的天地会、艇军足有百万之众,却始终未成气候,原因尽在于此。

没有旗帜鲜明的纲领,没有严明有序的组织纪律,天地会、艇军终将毫无作为。罗大纲纵然骁勇善战,也将一事无成。

在这方面,太平军和黑旗军已经摸到了门道。但太平军借用**义,全面排斥传统文化,已经走入异端;黑旗军潜力无穷,却刚成立不久,羽翼未丰。

罗大纲笑了笑,问杨烜道:“若是不合呢,贤弟该怎么办?继续漂泊无定,还是像太平军那样另立旗帜?”

这话问得就刁钻了。苏三娘动了动嘴唇,很想说些什么,却只能把目光投向杨烜。在这样的场合,她并不能代替杨烜发声。

杨烜看了下罗大纲身旁的罗琼树、陆顺德,欲言又止。

罗大纲会意,说道:“贤弟,琼树是我的族弟,顺德是跟我出生入死的兄弟。他们嘴巴都很严,老弟无需顾忌他们,但说无妨。”

杨烜犹豫片刻,决定向罗大纲坦白。历史上,罗大纲在太平天国劳苦功高,却一直受到洪秀全、杨秀清等人的猜忌,至死仅是个丞相。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太平天国的丞相,并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太平天国官制,共设天、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