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掉马甲(1 / 5)

赵浅浅给大家说明了来意,有自愿去东郡国的可以报名,不愿意去的,她也不勉强。

去东郡国是远离故乡,工钱比在这里高出三倍,这个条件很有诱惑力,此话一出,很多人都很想去,奈何有些人家里有妻儿老小,路途太远,恐路上禁不起折腾。

而没有成家的人则大部人都报名要去,赵浅浅只安排了六人去,其中两人是落地书生。

赵浅浅特意给这两人交代了下他们的职责,并且希望他们能做好带头作用,把前程营在东郡国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经营。

两个书生激动不已:“姐,你放心,你了给我们机会,我们一定好好干,绝不让你失望。”M.

凡尘招的这一批寒门学子中,有几个是考了秀才的,但已经考了两届,家里再也供不起他们这么耗下去。

很多人连秀才也没考上,就算再读几年书能考上秀才,但秀才是没有俸禄的,从秀才到举人,又是一大批人会被刷下来,这样下来,书算是白读了,钱也浪费了,家里供不起的就放弃读书出来找工作。

赵浅浅鼓励大家多学习,这些寒门学子中,成绩稍微出众的,便在前程营担任补习班的先生,工作之余,大家都去学习,这也促使大家不断学习。

而这些没考上秀才的人也在不断学习,因为他们读了许多书,在这里的待遇要高一些,也都担任了管事的职位,现在每月能领到四两银子。

而补习班的先生,还能多领二两银子,所以这部分寒门学子,在工作之余都在努力学习,希望将来有机会时,自己能担任补习班的先生。

别小看二两银子,这可够一户百姓人家一个月的开支,不但能吃饱饭,还能吃上几顿肉。

读书无疑是一条最好最光明的出路,一旦做了官,光宗耀祖自不必说,最重要的是能让家里人能吃饱饭,过上好日子。

可不是每个人都能考上举人状元,考不上的也得谋生。

就算考上状元,入了翰林院做了翰林院六品官员,一个月的俸禄是八两银子。

如今他们一个月有四两银子,去了东郡国,每月就有十二两银子。

不能进入官场,那就进入商场也能过上好日子。

读书是最容易的一条出路,但不是唯一的一条出路,但知道是肯定要的,就算不考功名,知道越多见识就越广,进入商社会怎么混都不会太差。

读书人,见识广,更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所以赵浅浅说明来意,最先报名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