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明时报》(七)(2 / 4)

大明求生记 拉拉袖 1589 字 3个月前

心及物价,尽快安抚民众,巩固大明刚立的根基,几乎把所有能用的铜材都制成了洪武通宝,这也是大明朝的第一枚钱币,这枚由“大聪明”朱元璋亲自下令铸造的货币,不仅象征着元**的终结,又代表着新政权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

从秦始皇开创铜本位货币制度开始,一直到宋元,铜钱一直是中原皇朝的主流货币。

《明史·食货志》曰:“(戊申、太祖)即位,颁洪武通宝钱,其制五等:当十、当五、当三、当二、当一。当十钱重一两,余递降至一钱止。并在各行省设宝泉局与宝源局并铸,洪武通宝这一纪重制钱币的推出,不仅结束了元末混乱的货币流通环境,更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洪武通宝铸造和发行,就像当时的社会一样,需要从无序到有序,由散漫趋于规制。

洪武四年(1371)二月开始改铸大钱为小钱,说起朱元璋和钱,大家一定会想到大名鼎鼎的沈万三。那个传说中富可敌国的财神爷,那个家藏聚宝盆的江南富商。可是历史上的沈万三早在元末就已经离世,根本不可能和朱元璋产生交集,更别提那形形**,光怪陆离的炫富故事了。

正因为有这样的民间传说是因为朱元璋一生对商人都充满了敌视态度。在他眼中,商人都是无本获利的奸邪小人,正是他们的为虎作伥,才使得天下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朱元璋与江南富商真正的交集,在于他对商人群体的痛恨。平定天下后明**对江淮之地商人的严苛税赋远高于其他地区。相比普通农户,商人集团更痛苦。

洪武七年(1375)“大聪明”朱元璋发现天下铜尽,所发洪武通宝还远远不够市场需要,故而设立宝钞提举司发行大明宝钞,署洪武年号,又给纸币分别定下一贯、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等面值。明朝硬性规定了宝钞和金属货币的比值:宝钞一贯等于白银一两,铜钱一千文;黄金一两等于宝钞四贯。m.bīQikμ.ИěΤ

发行纸币并规定与金属货币的兑换比值,这无疑是一种官方性的抢劫。更为的是,明朝还规定,民间可以拿金银去换取宝钞,但不能用宝钞换取金银。市场交易只能使用宝钞与铜钱,不准使用金银。“大聪明”朱元璋更是想用几乎无成本的纸币取代原来的铜钱,成为市场的主货币。洪武二十七年八月,朱元璋下旨禁用铜钱,强制民间铜钱在半个月内上缴官府换取宝钞,想要让通货完全纸币化。

不过,朱元璋这种企图以**权力左右市场的想法最终并没有成,民间交易依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