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1965的到来(1 / 3)

从1963开始 不会飞咩 1071 字 2023-02-13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四合院终究是少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许父许母又住了些日子以后,离开了四合院。

据瓜友三大爷可靠消息,这对老夫妻是被自己的亲儿子许大茂“劝”走的。

许家又剩下许大茂一个人了,他也越来越浪荡,时常夜不归宿。

因为娄晓娥的事儿,傻柱两次被秦淮茹提溜耳朵,大感颜面扫地,又觉得秦淮茹不够热心肠,两口子时隔许久又爆发了一次激烈争吵。

气的秦淮茹搬回了贾家。

傻柱拉不下脸去哄媳妇,也就没再去贾家吃饭,靠自己每个月剩下的那点钱将就过着。

一大妈住进了后院,方便照顾崴脚的聋老太太。

一大爷也改在了后院聋老太太家吃饭,傻柱也时不时过来蹭一顿。

邢泽的生活,从两点一线变成了三点一线,偶尔四点一线。

邢家,北新桥信托商店,陆家,娄家小院。M.

娄父听从邢泽的建议,跟街道申请了一个扫大街的活儿。

娄母心疼老伴儿,时常也跟着一起扫。

娄晓娥则是大门不出的在家里带孩子。

邢泽给她留了三百块钱,还有特制的奶粉以备不时之需,每星期去的时候会带一些鸡蛋肉之类的。

三百,跟给于莉的一样。

娄父娄母也已经坦然接受了孩子的事实,只是时常叹息命运的不可捉摸。

日子就这样古井无波的过着。

1964年12月1日,京城百货供应处正式更名为京城友谊商店,从此东华门大街多了一个让人向往的去处。

邢泽并不向往,甚至觉得这是一个污点,因为它不允许国人进入。

今年的冬天比去年更冷,邢泽早早的就在堂屋启用了炉子,厚厚的棉被也已经用上。

邢家的墙根底下也垛上了白菜,又抽空买了煤球,邢泽也学着师傅,用一个厚木板托着好几摞煤球往家一起搬。

自家过冬的准备已经基本齐全,当然也不能忘了另外两家。

除了给陆尔送点小零嘴,陆家也没有需要邢泽下苦力的活。

把娄家小院这里也准备妥了,邢泽要留钱给娄晓娥,被拒绝了。

“上次的三百块还没花完呢。”

“你要是能多来看看孩子,比多少钱都强。”

邢泽也是无奈:

你当我不想多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