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9不一样的试飞(2 / 6)

虽然经过了改装,但是却没有使用折叠翼设计,因此在副驾驶上堆了一些铁块,来模拟了飞机的实际重量。

铜城1号航空母舰上,参与实验的人员都抬着头,看着天空中那架摇摇晃晃的,不断接近的飞机。

他们也是紧张的,非常紧张:如果这架飞机一头撞在航母的甲板上,那就不仅仅是实验失败这么简单的事情了。到时候航母要开回去维修,新的试飞飞机也要从新制造。

孙瑞更紧张,他一遍遍的在脑海中重复着一会儿要操作的步骤,在靠近航母的时候放下了机尾的着舰钩。

他必须要控制自己的飞机,在一个合适的角度进入航母的跑道,用尾部的钩子勾住阻拦索,让飞机瞬间减速,完成着舰。

如果他飞的太高了,那么就会错过阻拦索,他就必须要立即重新拉起,让飞机复飞,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和飞机还有航母的安全。

可如果他飞的太低了……好吧,那么他就会撞在航母的尾部,连跳伞的机会都没有。

掌控这一切的,是一组信号灯。它们正对着舰载机进入航母降落的航道,依靠角度来告知飞行员他们的准确位置。

可惜这玩意儿也只能提供一个大概指示作用,因为在大海上航行的航空母舰本身就在不停的摇晃。

好在飞机着舰也不需要那么精准,因为有四条阻拦索,舰

载机飞行员只要把着舰钩勾在其中一根阻拦索上就算成功。

为什么使用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做实验机型其实也有原因:这种飞机使用的是固定起落架,速度更慢而且结构容易加固,比起屠夫战斗机来更适合操控。

随着距离的接近,眼前的航母在孙瑞的眼中不断的放大,他一点点的靠近,一点点的降低高度,一直到他自己透过座舱玻璃看到那一排明显的灯光。

他能清晰的看到着舰指示灯,这代表他飞在了一个正确的区间内。今天的天气很不错,在天上看去,航母本身甚至都看不出明显的摇晃。

「你的姿态很不错!保持住!」耳机里面,航母上的观察员抓着通讯器大声的提醒道。

孙瑞能感觉到,自己抓着操纵杆的手掌心里全是汗水,他觉得戴着的皮手套有些湿了,闷热无比。

只不过想摘下来已经晚了,他已经在着舰的通道内了,有什么事情也只能等到他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