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大朝觐的序曲(2 / 5)

己的长居之地,一定会早点回京师的。

黄子澄很自信,而他的自信,来自于他的朋友。

开封城。

齐泰、景清都收到了黄子澄的来信,景清拿着信去找齐泰,开口就是:“我们需要帮帮黄子澄,他在青州实在是太难了。”

齐泰沉默不言。

景清继续劝道:“眼下京师大朝觐在即,若黄子澄留在青州,待三年之后再朝觐,实在是有些太久。他被下派,只不过是说错了话而已……”

齐泰看了看景清,倒了一杯茶递了过去,依旧没说话。

景清是喋喋不休:“青州乱与黄子澄有什么关系,眼下人已经安顿好了,他也该回去了,现在朝廷免他去大朝觐是什么意思,一定是解缙故意将他的名字写在了最上面……”齐泰打了个哈欠,耳边嗡嗡作响。

景清说到最后,实在是有些烦了,起身道;“你倒是给个话啊。”

齐泰摸了摸胡子,拿出了黄子澄送来的信,道:“信中之言,极尽辛酸之词,看者落泪,闻者伤心。只不过……他苦,能苦过我们开封府吗?”

景清张着嘴,不知道如何反驳。

开封府的苦景清是一口一口吃下去的,官场坍塌,需要重建官场,百姓离心,需要重建民心,硬生生将一群连裤子都穿不起的百姓,弄到了家里至少能吃得起饭的地步。

为了这些,付出的是什么,是两条腿将开封府所有县都走了好几遍,是亲**掉了一个又一个自己提拔与信任的官吏,是和百姓一起,耕种土地,当牛一样汗流浃背!

这些苦,不是寻常官员能吃得了,也不是寻常官员能想得到的。

为了开封府治,为了彻底解决民生问题,齐泰、景清几乎是呕心沥血,日以继夜地处理政务,走访民情。

但是!

黄子澄苦吗?

他够苦吗?

黄子澄在青州的事,并不是什么秘密,加上三人之间偶有书信往来,还是清楚黄子澄干了什么事的。

凭着良心来说,黄子澄在青州是做了不少实事,比如安抚百姓、重新分配农田、重建青州城、招揽商人,将一座死气沉沉的城池,逐渐恢复了生机。

但,也只限于此了。

黄子澄没有像齐泰、景清一样,动不动就“背着”府衙去县里,去百姓家里,去田间,而是自始至终,都待在了青州城中,指挥官吏去办事。

这种指挥,能说他苦吗?

不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