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八十八佛(2 / 5)

土匪,面门都烂了,就是不死,这辈子也娶不到媳妇。

“莫非是机关?”王绍义皱着眉,他是出了名的旱鸭子。

杨芝草靠在金刚墙边,用竹竿试探了深度。里面积水浑浊发绿,隧道里面布满了青苔和秽物,谁都不敢下去。x33

“跟机关没关系。纵然满清自关外,大字不识,没道理搞个水漫金山。地宫若泡在水里,帝后尸骸凶多吉少,怕陪葬品也”

杨芝草说不下去了。

难道康熙皇帝是水猴子变的,死后还搞一把水葬?

隧道极深,不知凶吉,将王绍义等人拦住。王绍义无奈,只得另选地方下盗洞,绕过隧道,看能不能避开积水。

其实还真不是机关。

康熙皇帝本人也没想到,他选定的万年吉壌,会让他下葬不到五年就泡在水里,成了一缸泡菜。地宫漏水这事,不单景陵有。

杨芝草把情况汇报给张尽忠,张尽忠派人送来**,同意另开盗洞。

早在孙殿英挖乾隆裕陵时,工兵就曾汇报,地宫之中满是晦水,源源不绝。光抽水,抽了两三天,以至于积水太多,连乾隆本人的棺椁都漂起来,顺水抵在了地宫石门后,传出乾隆爷尸变给自己守门的闹剧。

有人觉得不可思议。

大行皇帝入殓,何等神圣,便是填陵的墓土,也要九蒸九晒,夯筑如铁。遑论地宫这种建筑,会有这么多地下水?

还真怪不到工匠头上。

古代豆腐渣工程少,真敢给皇帝打马虎眼,抓到就是诛九族的下场,**。

您想想,人力再鬼斧神工,能与自然抗衡?

地震,山崩,水土流失,不单破坏风水,地下宫殿也难维持。清东陵大部分地宫都有积水,景陵裕陵最为严重。

原因在于两处帝陵的风水,未免太好了!

这个好,说的是理论上的风水。前有龙砂,后有穴星,太极生晕,五花成土,理风聚水重峦叠嶂,案山如宝倚靠不倒。

众所周知,理论跟实际两码事。

前文提过,东陵北倚昌瑞山,左右臣山分别是蟠龙岭、猴山,南面更有冀州太行余脉环绕,只马兰峪一条路可走。

典型的盆地。皇室选定此处,意在江山永固,有“金瓯”之气象。

陵墓又是埋在盆地的山沟里,称为峪。

这就导致皇陵地宫远比地下水还深,理论上风水越好,地势越矮,地下四面八方的水越往那边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