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金缕玉衣(2 / 5)

对宽松一点。再加上古铜张一派不肯合作,国宝帮想打开青铜流水线,一直不得其法。

除了青铜方面,国宝帮体系基本成熟。

有自己的拍卖公司、鉴定单位、收藏部门、炒作团体,一般人还真斗不过他们。

谁都有一夜暴富的侥幸。

花几百块买个成化鸡缸杯,转手卖三亿,下辈子一步登天。国宝帮就是利用人的侥幸心理,短短十余年,遍及大江南北,其势力不容小觑,积累了庞大财富。

香江看见的那套玉家具,就是国宝帮的手笔之一!

两亿的成交价,也是国宝帮内部的宣传部门自己炒作的。

吴老板是个老狐狸,压根没上套,反而利用我一番,白捡了一堆西汉古玉。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既然惹了国宝帮,我必须探探对方的底,才有把握面对接下来的麻烦。

我是倒斗的,对文物收藏了解真不多。仔细想想,也不知这个国宝帮有何传承。中国的东西,凡事有个渊源,旧社会那些风尘地方,也自称春秋第一相管仲是她们的祖师爷。

想要在东方大地混出名堂,要会往自己脸上贴金。

我敢打赌。

民国时期,绝对没有这个所谓“国宝帮”的组织。

当时的古董市场,主要由卢芹斋、岳彬那种大文物贩子,与南北堂口互相节制。

什么国宝帮,根本排不上号,下九流的路数罢了。

张三喝了几口小酒,打开话匣子。不易闷坐在一边剥花生米,他剥好了自己又不吃,丢到我碗里,张三屁颠屁颠,厚脸皮夺过来下酒。

按他的话来说,让不易这种高手当陪酒小妹,忒有面子!

“国宝帮没啥传承,充其量,也就改革开放以后在南方沿海兴起,渐渐遍布全国。他们的目标,主要是退休老人,手里有两闲钱的企业家、白领,利用时间差和信息差,骗对方购下‘国宝’,幻想一夜暴富的人无不被骗到倾家荡产,跳楼的都有不少。”

“这个组织真的厉害,他们钻法律的空子,做的一切都是‘合法’的。尽管闹出不少人命,上面拿这个组织没办法,只抓了些小虾米,幕后大佬藏得深。”

张三提起国宝帮,不乏羡慕的语气。

这年头,骗钱挺容易,合法骗钱就太难了。

比如吴老板,他想霸占鸦锣容易,要“合法合理”占有鸦锣,就需要很多算计和势力。

国宝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