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故事成真(2 / 5)

日光斜照,红日喷薄,我与胡子仔仔细细,将风雨客栈的一楼搜了个遍。

昨夜给我们煮面条的女人消失了。

连铺盖、衣服,都找不到。

胡子纳闷:“按照恐怖故事的说法,咱们遇见黑店了,用尸蛆油炸当炒米卖。转了一圈,不见活人,也没瞧见死尸啊。”

我道:“那都是艺术加工,吓唬你的。给我们煮面的女人绝对是活人,多半藏起来了。突然天亮,不知道跟陈默有关系没。”

“现在咋办?”

“把家伙事带上,咱们村里转转,我要仔细看看此地的风水格局!”

外有尸瘴,中有密林。

内里一座座土房倾颓,荒草遍野。

如此地势,违了风水大忌。我方才看过,村子就像一个聚宝盆,房子全在盆里。这就导致村中潮湿,一旦下雨,四面八方的雨水都往村子聚集。

住在这,十年有九年风湿病,难怪叫水村!

你要问这风水好不好?

我只能说,这是一块**地,甭说葬人,路上石头都硌脚。

我们四个在村里瞎逛,大部分是土垒的房子。

当然,这种房子也有讲究。村子外头的针叶林,有大片黄槽竹。

顾名思义,别的竹子是翠绿翠绿,像翡翠一样。这竹子却是黄的,一根根像甘蔗,故而叫黄槽竹。

这竹子比楠竹略细,头长脚厚,耐旱,也耐冰雪。

西北之地,苦寒之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曾大规模引进黄槽竹,用竹根竹鞭防止水土流失。

竹子也是良好建材。

削成大小粗细的几十根,三分之一插在地里,然后涂泥,再贴一层纸,再涂泥,最后用细黄灰裹着竹叶渣当腻子粉刷。

这就是西北的土房子。

住进去夏天热,冬天凉,不夏不冬心发慌。

旧社会穷人没办法,黄槽竹盖屋,水村大部分是这种建筑。

我对胡子说,天黑了咱们还得住在风雨客栈。

那地方好歹用了砖瓦实木,是村子最坚固的建筑。要是住在这种土房子,半夜阴兵一推,我们直接被豆腐渣工程砸死了。

胡子摇头:“也不尽然。你瞧,有些房子里头塞了青砖,石棉瓦下压了红瓦,可见条件不是很差。”

我点点头,这确实是我疏忽了。

整个水村,一共有两种建筑。

一是实木砖瓦,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