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尸姓(2 / 5)

糕,眼见就要不行了。

这时候,出现了余震,冰川层再次改变结构。

头顶一道阳光**来。

冰川再次裂开,让我们看清了处境。

这是一处规模宏大的冰窟!

人工开凿。

周围矗立着高大的青铜人立像,典型的古蜀神巫产物,犹如置身圣殿。

威严,庄重,肃穆。

冰窟是半透明的,晶莹剔透,动人心魄。

透过冰层,能望见远古的动物化石,尤其以海洋居多。科学家说,川中盆地,在远古是大海,因周围大陆架抬升,形成了高山高原,将海水困在了盆地。

几千万年后,海水全部蒸发,留下大量养分,这才形成了富饶的成都平原。

冰窟之中,还有一扇巨大的、直接在亘古冰层开凿的门户。

堪比天门,惊世骇俗。

或许通过这扇门,就能见到质子军描述的神仙之地。然而门是刻在冰层上的,后面根本不存在空间。

这里的冰不会融化,过几千万年都是原貌。

冰窟恰好在小公主墓的下面。

如果不是大地震,恰好震裂了冰层,就是十万人,找一千年都找不到这里。

但是,这里根本不存在神墓的入口。

凭借头顶渗透下来的阳光,在附近摸排。胡子发现,在冰雕的巨门附近,有西夏文字,想必那些质子军也发现过这里,并通过此处的秘密途径,寻到神墓的“障”。

把陈东海弄醒。

我看陈东海的精神状况有问题,绑着他也好。

陈东海醒后,一会哭一会笑,他泣不成声,说那个男人明明要成功了,如果不是冰层突然掉下来,他已经从太古龙树走出来了。

胡子不耐烦,拍了陈东海几巴掌,让陈东海看冰门附近的文字。

陈东海断断续续翻译。

说,这是质子军留下的记号,让后人进入神墓给出的提示。

是一首诗。

洞中见月不见日,洞中有日不见月。

孔中一观真世界,立壁投面显正身。

胡子一听就起鸡皮疙瘩。

说这玩意也叫诗?没押韵先不说,简直**不通啊。

我道,这是西夏蛮子写的,你以为李白杜甫,还整个行文优美,表达中心思想?主要诗中的意思,又是太阳又是月亮,莫非,进入神墓,还和天象有关?

陈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