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离谱!真有人一根血管都不破啊?(1 / 3)

这一刻,全场寂静。

为了规避风险、绞尽脑汁的医生,比比皆是。

但真正践行了踏入医学之路时立下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把病人生命、利益放在第一位的,那可就太罕见了。

许秋敢制定这样的手术方案,他的能力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一颗赤诚之心。

这大概是医学技术越来越先进、科技化的当下,一部分医生最需要磨炼,也最欠缺的东西之一。

……

闫自强那四位人工血管受试者的临床研究还没搞定,许秋这边,又迎来了新的高难度手术。

陶昌翰在全院的关注下,开始了术前准备。

当天剃头。

手术前一晚,灌肠,并给苯**0.1g口服,以保证病人安静休息。

很多颅脑手术不允许灌肠,原因在于很大比例的病人有颅内高压,灌肠会致使病情恶化。

但陶昌翰的瘤子很小,不存在任何占位、增压效应,因此没有这方面的顾忌。

手术当日早晨禁食。

术前一个小时,再给苯**0.1g,阿托品0.4mg。

“爹,你一定要好好的,不然我把你的遗产全部送给你最讨厌的荷姨。”陶女安慰着父亲,给予他活下去的信念。M.

陶昌翰淡漠地瞥了女儿一眼,虽然没有情绪,但眼睛里传递出的杀意相当明显。

刘素素过来打断:“你少说两句,要上手术台了,别让病人情绪激动。”

王凡倒是很随意,说道:“放心,许哥说了,他现在属于缄默症,兴奋不起来的。”

刘素素:“……”

话虽如此,但,术前能这么轻松和病人插科打诨的家属,她还是头一次见。

很快,陶昌翰就被推上了手术台。

随后手术团队相继进入手术室。

尽管影像无法完全探清肿瘤的全貌,但,影像科在这台手术中发挥的作用依旧相当巨大。

术前,做了CT骨窗超薄扫描,了解了颅底、岩尖骨质的的情况,随后利用CTA和MRI检查图像融合入神经导航系统定位,提前标记出了颈内动脉、岩浅大神经等重要结构。

“手术开始。”

随着许秋的声音落地,众人的注意力凝聚到了极点。

第一步,皮肤开口。

这已经是基础中的基础了,许秋提刀从右侧开颅,头皮切口自枕外粗隆起,在中线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