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谁是最看重他郭嘉的人?(2 / 5)

本都是利用自己的智慧,去揣测人心,去分析去谏言,去分析时局。

他在历史上的基本工作就是局限在嘴上。

当然,这不代表郭嘉没有成就。

郭嘉最大的成就,就是洞察人心,他能看穿刘备,能预言孙郎,能理解曹操,能帮曹操决策……

但他却不能临阵决机布阵为将帅,也不能治理一方为相。

他主要做的,就是给曹操分析各种敌方的意图,曹操想什么,郭嘉都能心领神会,平时一起聊聊,关系也挺好,要打袁绍时,他抛出十胜十败论,让曹操信心大增……但到了具体打袁绍时,他却啥也没干。

不是说历史上的郭嘉做的不好,而是刘俭觉得……这是一种屈才。

通过郭嘉试主的行为,还有他适才应对自己时所说的那些话,刘俭觉得,像郭嘉这样聪敏有潜力的人,应该能比历史上学的更多,做的更多,成长的更多!

他应该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

郭奉孝,不应该只是将自己局限在一个“参谋”的圈子里。

若是单纯的参谋,刘俭的麾下已经有一个贾诩了。

贾诩是一个没有什么大志向的人,他的志气不足矣为将或是为相!

他当参谋,是可以的。

可刘俭觉得郭嘉,不应如此。

一个完全有资格和能力登将入相的人物,只是当参谋,太可惜了。

……

……

就这样彼此对视了一会之后,却听郭嘉突然言道:“将军莫非对郭某有所不满?”

刘俭的脸色露出了惊讶的神色:“奉孝何如此说?”

“郭某适才曾对将军言,郭某昔时所研习者,乃《三略》《六韬》《孙子》《吴子》,然将军却以……时政民生外交诸务付郭某……想来,是因为刚才郭某故意出言,试探将军,以至将军对郭某有所误解,方才如此的吧……”

“哎,这你就是误会我了。”

刘俭沉吟片刻,又道:“既如此,我最近有意,再从三河之地招募三千锐士,并从北地再重新征调三千匹战马,组建一支骑兵,用以扩充中军骑兵队伍,奉孝既是常年研习《三略》《六韬》之术,此事我就交给你去办,并由奉孝担任这三千精骑的别部司马,包括操练,布阵,以及日后指挥其征战调度诸事,皆由奉孝伱来处置,也就是可以独领一军,如何?”

郭嘉闻言,一瞬间又不做声了。

说实话,率领三军,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