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一章各自夹带私货(1 / 5)

庖丁捉鬼 金失一 1876 字 11个月前

包丁、陆七郎这两个大字不识几个的同乡,原本并不在东江军团的挑选之中的。

毕竟他们看起来与普通人真的没有太大的差别,完全不是那种膀大腰圆的壮汉。

不过,包丁、陆七郎两人表示自己会一点三脚猫功夫,并且演示了几下“粗浅”的拳脚之后,还是被东江军团给接受了。

那个百人长甚至提前给包丁、陆七郎两人放话了,先试用一两天,如果老实可信的话,便带这两个无牵无挂、无依无靠的青年当兵吃粮去。

这就样,包丁、陆七郎跟其他近百个青壮一同挤上了一艘中翼战船,朝着淮阳县常平镇粮仓码头进发。

沿着河道真正进入淮阳县地界一段距离之后,才能发现从西线撤下来的东江军团士卒数量确实不少。

常平仓之所在:常平镇,更是武国淮郡的重镇,三面环水,通衢之地。

常平仓除了有一师兵力驻守之外,水面上还有一营水师巡弋,维持码头装卸谷物、各式货物的秩序。

因为有难民同时涌入淮阳县的关系,东江军团的士卒便在常平镇码头对岸简单的扎下了好几座营寨。

从营寨规模以及战旗、将旗等等的旗帜来看,东江军团从西线撤下来的人马应该至少是三个师。

包丁、陆七郎两人挤在那些青壮之间,近百人都在好奇的四下张望着,倒也不显得他们两人有什么异常。

常平镇的码头之上,也不弄什么虚的。从难民当中挑出来的青壮集中在了一起,先是饱餐一顿,这才开始干活。

这些青壮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常平仓内那些装有正粮、杂粮的布口袋搬出来,装上漕船。

常平仓进仓出仓的管理十分严格。

验粮时会用炭笔在口袋外面画上各自专用字符,叫作“戳袋”,表示已由验讫,对其质与量负责。

出仓时还要核对“戳袋”,一一在册子之上进行删减,再由押运的东江军团派人查验,双方各自在交接文书上签名画押。

这当中还会随机的抽取布口袋检验里面那些大米、麦豆等等的存粮品质是否正常,有无受潮霉变等等情况。

此外,武国明令规定,每条漕船准许携带货物二成,自由在沿途贩卖。

并允许漕船沿途招揽货源,代客运输酒、布、竹木等大宗货物,往来贸易。

这些货物,自然也是由临时征召而来的青壮负责装运。

当包丁、陆七郎两人意外的发现其中一艘五百石的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