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 真正的威力(1 / 3)

“咳咳咳~,泾阳县侯,死者为大。”房玄龄提醒道。

其余人也有些无语的看着林轩。

平康坊是什么地方?

长安的所有青楼都在那里,贺瑜那样的人最在乎脸面,怎么可能去那种地方。ωωw.

即便他想去,那么大年纪了也有心无力啊。

“哈哈,林小子说的不错,陛下,俺老程也听过。”程咬金哈哈一笑说道。

李世民有些无语,你听过,你听过屁啊,恐怕是刚刚听林轩说的吧。

“行了。”李世民摆了摆手,说道:“贺瑜怎么死的后面大理寺会调查,现在最重要的是几百个士子抬棺跪坐在朱雀门外,影响很不好。”

“陛下,大唐以法治国,臣有没有罪岂是那些人能说的算的,如果每个人都像他们这样,置国法于何地?那些人读的都是圣贤书,却做出此等逼宫之举,简直是目无国法,臣以为应当勒令他们立马散去,如果继续执迷不悟,终身不得科举。”林轩大义凛然的说道。

外面跪坐的那些人有的是因为世家许诺的好处,有的是和世家有关系。

但是人都是自私的,现在大唐选官必需通过科举,如果这么做,那些人为了自己的前途,肯定会有许多人散去。

只要大部分人散去,剩下的自然就翻不起什么风浪了。

李世民眼睛一亮,林轩的话说到他心坎里去了。

只是林轩说的终身禁止科举,让李世民一时间有些犹豫,如果这么做激发了那些人的逆反心理,引发很多人前来跪坐,总不能把那些人都禁了吧。

“陛下,泾阳县侯此言乃是祸国之举。陛下广开言路,定下言官风闻奏事无罪,言官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天下士子。如果陛下真这么做,那么以后那些士子入朝了以后,岂敢轻易发表言论?”长孙无忌拱手说道。

林轩冷笑一声,说道:“赵国公此言差矣,陛下定下言官风闻奏事无罪,是为了不被蔽塞视听。然而言官无罪是因为不管言官弹劾什么,最终都需要调查,并不会直接治罪。而那些士子呢?要是有什么冤屈,大理寺、刑部、县衙的大门都敞开着,直接报官就是了。”

“但是他们呢,直接抬着棺材在宫门口跪坐,如果陛下不追究,以后人人学习效仿,才是取乱之道。”

李世民微微的点了点头,作为皇帝,对于逼宫这种情况,是最反感的。

而这次的事情,让他愤怒不已,要不是人太多,李世民早就举起屠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