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万般皆下品(1 / 3)

古代百姓对粮食的消耗非常大,因为当时基本是体力劳动,而且副食品相对现代相当匮乏,所以主食需求很大,一般来说,如果平民经济情况可以保证温饱的话,一个成年男子在一年要吃掉六百斤粮食左右。

也就是说一个成年男子一天平均需要两斤粮食,这在后世可能觉得不可思议。

六百斤粮食,也就是差不多要种六亩地,这还是没有包括税收。

再加上一些其他消耗,一个人要想正常生存,最起码要种十亩地。M.

这也是古代一家人动不动就要种几十亩地的原因。

没办法,种少了活不下去。

而亩产千斤是什么概念?也就说一亩地就能满足一人一年的消耗。

粮食产量高,百姓家里就会有余粮,抵御灾祸的能力就会变强。

为什么古代一碰到什么天灾,朝廷会非常重视?

因为百姓根本没有余粮,出现天灾,百姓没有吃的,被有心人利用,百姓就会造反。

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虽然和土地兼并,朝廷昏庸有很大关系。

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当时出现了一些天灾,朝廷没有能力赈灾,百姓才会跟着张角造反。

造反可是要死人的,对古代的百姓来说,但凡能够活下去,谁愿意造反?

因此,粮食的产量,关乎朝廷的稳定。

“臣不敢欺瞒陛下,土豆臣今年已经种植了一次,半亩地收了六百多斤。”林轩说道。

土豆虽然不能完全当做主食,但是搭配着食用,完全没问题。

如果出现天灾的时候,能有东西吃就不错了。

李世民平静了下来,问道:“既然你今年已经叫人种过了,为何现在才告诉朕?”

林轩说道:“陛下,土豆种子只有一百斤,臣怕被人破坏,只能私自种植了。臣本来打算等种个几年,能够推广开的时候,再告诉陛下。但是现在事关草原,臣不得不说了。”

李世民沉吟道:“你确定这个土豆能在草原种植?”

林轩点了点头,肯定道:“陛下放心,这点臣能保证?”

“保证?你拿什么保证?你又没在草原种植过。”李世民说道。

“这个土豆是从西域传过来的,当时卖给臣种子的那个人说过,就算荒地都能种植,草原的地再差,也比荒地强吧。”林轩说道。

开玩笑,后世内蒙的土豆可是出名的。

不过他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