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吴越之地,东瀛人为患,打歪主意的人(1 / 3)

赵高话音才落,辛胜站出。

“陛下,臣以为赵高大人,言之有理。”

“祖制不可破!”

辛胜才说完,淳于越紧随其后站出。

“陛下,微臣亦觉此事不妥。”

“若朝堂百官,也经由选举产生,这天下便不在是大秦的天下。俗话说,家有千口主是一人,此举虽好,但是不宜在朝中推广。”

嬴政见淳于越站出,十分生气。

在嬴政看来,淳于越此时,应该保持低调才是,毕竟嬴政已经打算任命由他带领一众博士,去管理图书馆。

“淳于越,你有何资格反对,朕本算格外提拔你,让你去管理图书馆,如今看来,朕是对你太纵容了。”

嬴政借敲打淳于越的机会,已经表明态度。

此事一定要贯彻到底。

赵高一看势头不妙,马上改口。

“陛下,老奴并非此意,朝堂之事,自当由朝堂之人来决定。”

“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所以老奴的意思,这一制度可以落实,但是普通百姓,自无这个资格。毕竟他们不懂朝政。”

赵高此时已经想清楚了,只要将这一制度限定在朝堂之上,他依旧有机会,而嬴政态度如此坚决,他也只能退而求其次。

嬴政想了想。

虽然看出赵高极力反对,必有私心,但是就眼下的大秦形势,赵高所言不无道理,现在大秦百姓各方面知识的普及度,还没有那么高,有些事情确实不可操之过急。ωωw.

辛胜这时站出。

“陛下,臣以为赵高大人说得这个方法,更加适合当下。”

淳于越被嬴政一番训斥,这时有种番然醒悟的感觉,他知道嬴政对于此事,心意已决。

念头一动,他急忙出来表态。

“臣亦觉得赵高大人言之有理。”

嬴政见大臣们再无反对者,当场宣布,此事就此决定下来,从最基层的县乡开始执行。

乡佐、里正之职,皆由民间选举产生,乡以上类推。

为了进行过渡,并且不过于急近,嬴政设了一个缓冲期,眼下这些地方官员,依旧可以任职,但是开春以后,科举过后,就采取民间选举,并结合科举制,地方官员,皆由能者居之。

地方官员,表现良好者,可逐级晋升。

这一制度的正式确立,让大秦再次走上高速发展的轨道。

大秦的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