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2、环球主动送钱(2 / 9)

投资者,也不愿意把企业出售给大公司。

为此,科尔伯格设计了杠杆收购模式,即把家族企业的大部分股权出售给一个由股权投资者组成的投资团体,家族仍然持有公司部分股权,而投资团体也同意家族继续经营该公司。

由于投资团体收购资金来源于举债,即杠杆贷款,企业债务比例较高,经营者承受的压力较大,必须努力改善企业现金流,以便偿还债务。

在1965年的时候,科尔伯格首次实现了设计方桉。

他组织了一个投资团体出价950万美元购买了Sterals公司大部分股权,实际出资只有50万美元,其余通过借债。

该公司创办人已72岁,家族仍然持有公司少部分股份并继续经营。

该家族经营非常成功,采取杠杆收购4年后,投资者从公司收到的现金不仅还清了贷款,而且向公众出售其50万美元初始投资,共收回400万美元。

由于这一次的成功,也让杠杆收购彻底的进入了华尔街的视野,在七十年代的时候杠杆收购已经成为了很多家族企业实现盈利的一种方式。

科尔伯格认为杠杆收购和管理层收购是一个极好的业务发展机会。

当时,华尔街着名的投资银行如高盛、第一波士顿、美林等尚没有注意这一业务领域。

除了证券承销等传统业务外,他们在并购方面主要是为并购交易中的一方扮演独立的财务顾问的角色,自己并不投入资本,也不参与被并购企业股权结构和治理模式的重组。

为了抓住这一机会,就在今年已经50岁的科尔伯格于今年联合亨利克来维,乔治罗伯茨,合伙创立企业,专门从事杠杆收购和管理层收购。

乔治罗伯茨今年29岁,但手头还是比较紧,拿不出资本合伙创办公司,但他已经是贝尔斯登的低级合伙人,前途不可限量。

亨利克来维家里虽然比较宽裕,但他父亲不大可能支持他。

两位年轻人对自己在贝尔斯登的现状及前途甚为满意,对实现科尔伯格的杠杆收购想法缺乏信心,担心失败。

这一次杰里科尔伯格将他们带来,实际上也是存着用这次与楚欢合作的机会,让他们看到更多的希望。

虽然不是杠杆收购,但此时的楚欢在他们的心中已经是资本了,杰里科尔伯格想要让两人看看他在资本面前的能量。

在另一个时空因为没有楚欢的出现,杰里科尔伯格为了说服亨利克来维与乔治罗伯茨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