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不遑多让(1 / 3)

说起姚子长同江沉,那已经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了。

那还是姚子长还在求学的阶段。

姚子长说起来是中州人,不过,因为父亲早逝,孤儿寡母的,难免被人欺负,父亲是独子,也没个亲叔伯兄弟的,族里的人见他们母子没了依靠,不说扶持吧,还总打着父亲留下来的家产的主意。

他母亲邓氏见势不妙,便干脆带姚子长回了娘家。

邓氏是晋州人,娘家在晋州和云州交界的砀县。外公外婆舅舅都是极好的人,都极为高兴地接纳了邓氏,舅妈更是托了关系,特意将姚子长送进了当时晋州最为有名的白杨学院。

姚子长从小就展露出了极高的读书天分,进了白杨学院,很快就得到了先生们的看重,成为了学院的佼佼者,在白杨学院那是如鱼得水、春风得意,那简直是姚子长人生中最为高光的时期了。

少年人得意时总是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那个时候的姚子长简直以为他一朝赶考,不说状元吧,榜眼探花什么的,总能搏一搏吧?

直到,有一日,他陪伴教他的先生去许州访友,遇到了江沉。

那简直是姚子长一生的阴影了。

江沉不过比他大几岁而已,但是,眼光、见识、学识却完全不是他这个年龄该有的,先生之间说的有些话题,姚子长还似懂非懂,更不用说有自己的见解了,只能在一边哪里凉快哪里呆着,但江沉却不同,无论先生们说什么,他都能有自己的见解,甚至,这些见解先生们都极为推崇。

当时姚子长的先生就一脸羡慕地对他好友道:“此子有宰辅之才。”

不是状元而是宰辅。

而先生对姚子长的评价,却是“此子或可中进士。”

整个书院,能得先生这个评价的学子不超过十人,姚子长本来以为这就是最高的赞誉了。然而,这一日,姚子长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比起有些人,他原来竟然差得这么远这么远。

而更让姚子长受打击的是,江沉的先生还捋着胡须道:“不瞒老友,其实我这学生,在兵之一道,也颇有心得。只可惜这方面我实在并不擅长,教不了他。不知道你认不认识这方面的好先生,可否从中牵个线?”

姚子长木了。

这是文能定国,武能安邦了吗?

更让人不敢置信的是,江沉还吹得一曲好箫,下得一手好棋,舞得一手好剑……好像,不管做什么,他都能轻而易举地做好。

那个时候,姚子长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