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准备科举(1 / 3)

这邓太平火急火燎的去传信儿了,他们这个地方离蓝玉军营可是有一段距离,这北方现在的道路可没有中原地区的好,大多数都是土路或者山路,铁路现在也是修的一段一段的,还没有连在一起,所以也就只能靠马去跑了……

李景隆则是如愿所偿的留在了太上皇和太子爷身旁,天天屁颠屁颠的跟着,吃的用的,出行一应事宜让他摆弄的明明白白。

还天天从口袋里掏出各种小玩意儿,讨好朱雄英,这朱雄英就算是再聪明,他也是个孩子,看到那些精致异常的小玩意儿,顿时是喜笑颜开,一场风波消散于无形……

除了运往应天的朱棣,还有随灵返京的朱高炽,还有那个哭的肝肠寸断的燕王妃王氏……

这朱元璋就在这小村子里踏踏实实的住下了,反正这周边也没有什么百姓,他就在这儿等着蓝玉的大军来,到时候他老人家也要过一过这打仗的瘾。

与此同时,神都应天,奉天殿。

黄金宝柱之间,朱标端坐大位,下方的文武百官正在有序的汇报朝廷的一应事宜,科举制是迫在眉睫,全天下的贡生已经到了!

“所有的学子来到咱们应天以后,朝廷要安排食宿,给他们发统一的衣服,发簪,玉佩,里里外外都要发!”

朱标坐在宝座之上,沉声开口说道。x33

下方的文武百官满脸疑惑,但是也没人敢问,此等小事,他们自然是高呼英明。

但朱标却继续开口说道。

“以后咱们大明的科举,都有怎么办,学子们一入京城,就只能穿咱们发下去的衣服,否则的话,寒门学子穿的不是很体面,士绅之家穿着绫罗绸缎!会影响学子们的心态!”

信国公汤和,带头高呼万岁,一时间朝堂之上,英明之声四起。

朱标随意的摆了摆手,坐在宝座上的他,说话的声音变得有些空灵,也不知道这工匠是如何建造的,这声音总有那么几分洪钟大吕的意思……

“这个殿试的地点就在这奉天殿,朕亲自来监考,百官也要陪同,咱们要让这天下学子看一看,咱们大明帝国对科举的重视,也要让他们看到大明帝国的诚意!”

一群文臣眼含泪花,这大明帝国的文官大猫小猫三两只,这应天大学里出来的文官,一个个特立独行,在他们眼中只有皇帝,只有校长,根本就不屑于和他们这些老家伙勾搭连环。

这回可下有了科举,上来的人应该都是一些民间的学子,总算不是应天大学那些个愣种